一、1994年形势回顾 1994年是俄罗斯实行总统治理、调整内外政策的一年。总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主要特点如下: (一)政局总体相对稳定,但风波不断,斗争不止。1993年12月通过的新宪法,为俄国内政治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法律规范,特别是赋予了叶利钦总统治国的很大权力;社会和睦条约的签署,对争抢和解旗帜、准备参加大选的各派政治力量起了约束作用;叶利钦政权调整了内外政策,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反对派的政治主张,特别是叶本人对他们表现得较能容让。主要由于这些原因,1994年特别是上半年,俄政局显得相对稳定。表现在:(1)总统、政府和议会“权力三角”基本能相容共处,没有出现对抗局面;(2)党派斗争已基本纳入法制轨道,各派政治力量经过分化组合虽发生了有利于反对派的变化,但总的均势未能打破;(3)地方分离主义由于受到中央的打击和遏制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弹。但由于矛盾淤积多年,加之经济形势不见好转,政治稳定缺乏物质基础,因此1994年俄政局也不是很太平的。2月俄议会不顾叶利钦的强烈反对,决定对被控参与1991年“8·19事件”、1993年“5·1”流血冲突和10月流血事件的人实行大赦。这被认为是俄大选后政坛响起的“第一声惊雷”;8月因MMM公司股票猛跌而破产的股民迁怒于政府,要求政府辞职;10月卢布暴跌风波导致政府大规模改组;12月俄联邦中央与车臣共和国由对抗发展为武装冲突,使俄政局涌起新的波澜。 (二)经济上出现了某些积极因素,但继续衰退的总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年初以来,由于俄政府奉行”强硬”的财政政策,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由1993年底的21%下降到1994年6月份的5%,市场经济机制开始运转,第一阶段的无偿私有化计划已基本完成,全国约70%的中小企业实现了非国有化。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可程度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增强,部分企业私有化后经济效益确比原先有所提高。非国有化企业产品占零售商品总数的比例由1993年的72%上升到84%。但总体看来,经济政策调整的实际收效不大,未能达到年初总统国情咨文和政府计划中提出的目标。主要表现在:(1)生产下降的势头未得到遏制,幅度超过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和基本投资三项指标分别下降约17%、20%和25%(1993年是12%、16.5%和7%),粮食产量约为8400万吨(1993年为1.02亿吨),是1981年来最低的。1994年9月底工业生产总值比1990年同期减少55.4%。(2)财政状况未能改善,赤字和“三角债”有增无减。政府、企业、个人相互之间的各类三角债总额达到近百万亿卢布(1993年为11.3万亿卢布)。年中为制止生产快速下滑的势头,政府采取“适度”放宽贷款的措施,结果使预算赤字猛增。(3)产业结构调整收效甚微,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协调发展。传统的生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军工、能源和其它原材料开采业作为国家的支柱部门继续占去国家投资的绝大部分,对轻工、农业和技术较密集的机器制造业的投资没能增加,反而减少到了仅相当于1990年的15%。其结果是进口的轻工产品和食品充斥俄消费市场,达到批发和零售市场同类商品总量的70%。(4)卢布持续贬值,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从1月份的1200:1跌至12月中旬的3368:1,10月10-11日卢布暴跌事件中还曾突破4000:1大关。8月发生的MMM公司股票事件至今尚未了结,严重影响了居民对购买各类股票和债券的信心,使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和融资能力受到了严峻挑战。此外,失业上升,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经济犯罪严重等问题也与经济危机相互伴生,互为因果,给经济形势的好转蒙上了阴影。 (三)对外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更加突出民族利益和大国地位。1993年12月议会选举和1994年1月政府改组后,俄政坛力量对比和民族情绪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迫使俄当局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进一步调整,由亲西方外交转为兼顾东方的“双头鹰”全方位外交。重新确立世界强国地位,维护俄罗斯民族利益已成为俄对外战略的主要目标。一年来,俄罗斯外交空前活跃,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新举措,使俄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国际环境有所改善。1994年俄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1)谋求同西方享有平等的外交地位,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敢与西方抗争,坚持独立的外交立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是其全方位外交重点之一,俄独立后一直想进入西方俱乐部,在政治和经济上成为平等的伙伴。1994年俄罗斯对西方采取了“三大外交行动”,使其在与西方建立“平等伙伴关系”方面有了新的进展。6月22日,俄罗斯签署了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文件并与北约单独签署了”俄罗斯-北约合作议定书”。议定书承认俄的大国地位和在欧洲的影响,确定双方将进行广泛深入的对话与合作。6月24日,俄罗斯与欧洲联盟签署了“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协议承认俄的“过渡经济地位”,同意俄享受最惠国待遇,支持俄加入关贸总协定,允诺1998年将与俄开始进行加入欧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7月10日,叶利钦总统参加了西方7国首脑会议,这是俄罗斯第一次参加7国首脑就政治问题进行的正式会谈。叶利钦称,这表明西方主要国家与俄进行合作已步入一个“崭新阶段”。另外,俄罗斯在波黑冲突、朝鲜核争端和中东和平进程等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显示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年终岁尾之际,俄罗斯又出人意料地采取了两项惊人之举:12月1日科济列夫外长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拒绝签署有关俄与北约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两份文件:12月2日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安理会对制裁南斯拉夫联邦的决议方案使用了“否决权”。俄罗斯两天连说两个“不”字,体现了俄重振大国地位而采取的强硬外交方针和敢与西方抗争、争取平等外交地位的新姿态。 (2)加大东方外交力度,积极开展亚太地区首脑外交。俄罗斯十分重视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其主要考虑是:平衡西方,扩大影响,体现俄的欧亚大国地位;使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有效地加入亚太地区的国际合作“;恢复和拓展武器销售市场,以免把传统的武器市场“让给别人”。俄与亚洲一些主要国家交往活跃:俄称1994年是“中国年”,俄中关系进入了崭新阶段。俄外长、俄总理、副总理、国家杜马主席、总参谋长等高级要员相继访华。9月江泽民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应邀首次访问俄罗斯,两国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关于中俄边界西段的协定》及一系列双边经济合作协议。俄日关系有所松动。3月份俄邀请羽田副首相兼外相访俄,会谈期间日方不再强调“政经不可分原则”,还表示继续支持俄民主改革进程和向俄提供经援。11月俄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茨率团访日,领土问题虽无大进展,但双方签署了有关发展经贸合作的3项备忘录,还就俄延期偿还日债务1.8亿美元交换了文件。另外,1994年内韩国总统金泳三、越南总理武文杰和印度总理拉奥先后应邀首次访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