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我们又跨入了新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俄罗斯重整大国地位,美俄拉开距离;诸强作用加强;全球经济形势看好,市场争夺加剧;缓和仍为大势所趋,但世界并不安宁。这些构成了1994年国际形势的鲜明特点。 大国构筑国际关系的新态势 大国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新型国际关系,制订了把地缘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融为一体的长期战略,这是1994年大国对外关系中的一个主要动向。 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推行“参与和扩展战略”,欲主宰世界,但力量相对削弱,并同诸强利益相互碰撞。今日世界敢于对美国说“不”的国家越来越多。在此形势下,美国基本战略目标未变,但锋芒有所收敛,企图更多依靠盟国和联合国来分担责任,对大国政策亦分别进行调整,意欲缓和矛盾并制约不利于美国的大国组合。 今年,俄罗斯在恢复大国地位努力中有一系列重大举动,与西方利益发生碰撞,矛盾明显地表现出来。俄罗斯竭力阻止西方向前苏联地区渗透,美国则竭力“挖墙角”;在北约向东扩大问题上,俄与美发生龃龉;俄为维护在中东欧传统利益,介入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俄罗斯重返中东,谋求利益。 俄罗斯对外政策调整的实质是,以其唯一可与美抗衡的核威慑力量和横跨欧亚两大洲地缘政治中的优势等为后盾,正在对其国家利益和安全利益重新认识和进行战略定位。 在苏联解体初期,俄视美国为“天然友邦和最终盟友”,执行的是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但并未得到所期望的西方的回报。内部,俄“休克疗法”激进改革政策失败,陷入了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外部,西方以冷战“胜利者”自居,把俄当作“二等伙伴”,俄大国自尊心受到伤害,国家利益和安全利益被忽视。俄学者认为,美国执行的是使俄“弱而不乱”的政策,以便“最大限度地瓦解俄对西方利益构成威胁的东西”,美国的遏制政策促使俄重新反思其国家利益之所在,逐步调整它的对外政策。 调整后的俄对外政策,在继续执行亲西方政策的同时,着重维护国家利益。俄美矛盾的实质是重划势力范围的斗争,重点集中在中东欧和前苏地区。西方把中东欧地区视为冷战的“胜利成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进而扩展到俄联邦以外的独联体国家;俄罗斯则视前苏地区为其传统势力范围加以坚守,并设法确保中东欧传统利益,最低目标使中东欧成为俄安全的“缓冲地带”。 美俄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不同于冷战时期那种带有意识形态的对抗,加上力量对比悬殊,俄处劣势,双方还有协调与妥协的一面。今年,美俄宣称建立“成熟的战略伙伴关系”,9月叶利钦和克林顿举行两年来的第5次首脑会晤,签署美俄关于“经济进步伙伴关系”和“战略稳定与核安全”的两项联合声明,还签订了价值10多亿美元的协议与合同。但是,在涉及自身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美俄常会发生摩擦与争吵,有时甚至可能出现关系紧张。美担心俄“重建帝国”,出现不利于西方的逆转,对俄采取继续支持其“民主改革”,遏制其恢复大国的努力的两手策略。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中,1994年内德国和日本追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努力明显加强。在战后近50年的沧桑变迁中,德国和日本得益于美国的核保护伞,在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夹缝中实行经济和贸易立国,脱颖而出,悄然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但鉴于历史的负担和宪法的限制,在国际政治中,两国谨慎从事,很难发挥与其实力相称的国际作用,人们称之为“经济巨人,政治侏懦”。“雅尔塔体制”的瓦解使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日两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明显地加强了其国际政治地位。国际环境和舆论也发生了有利于两国发挥更大国际作用的变化。去年以来,两国加快了迈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最明显的是两国都明确宣布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甚至希望明年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就能实现。 统一的德国在欧洲心脏地区崛起。拥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在欧洲成了仅次于俄罗斯的大国,其经济实力几乎相当于英国和法国之总和。倘若说前几年德国政府还为统一深感包袱沉重步履艰难的话,去年已经开始好转。一贯坚持实行稳定货币值、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德国政府摆脱了经济衰退,对东部地区的消化也走上了良性的轨道,不仅原西德地区经济复苏,而且原东德地区成了欧洲经济增幅最大的地方。经济复苏将为德国加速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供有力支撑。 去年以来,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明显加强,主要表现在:1、克林顿总统7月份访德宣布了德美“特殊关系”,要求德国分担“领导责任”。叶利钦总统两度访问德国则强调加强德俄关系对于欧洲政治的重要;2、德国宪法法院裁定德国可以派兵参加北约地区之外的国际维和行动,为联邦政府更多参与国际行动解除了羁绊;3、第二次世界大战进驻柏林的美、英、法三国的军队9月8日撤离柏林,在此之前,在德国东部的俄国驻军也举行了撤军告别仪式。德国终于重获完全的国家主权;4、科尔在大选中获胜,第四次连任德国总理,稳定的国内环境和连贯的外交政策有助于德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统一的德国没有摆出大张旗鼓,咄咄逼人的架势,它极力避免刺激它的伙伴和邻国,寻求欧洲的统一和平衡,然而却以谨慎而坚实的步伐向政治大国迈进。路透社评论说,“自1945年以来德国同外界关系的特点是还没有消除过去的阴影,但是今年所发生的一切提示人们:已经开始了新的篇章。” 日本是地处远东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地理上它跟德国分据前苏联的东西两侧,苏联的解体同样减轻了对日本的威胁。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日本一举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并在经贸领域同美国展开竞争和角逐。1994年,日本在大国交往中胆大气壮起来,正在抛弃那种日本惯有的唯诺谦恭之态。去年2月中旬,细川首相在华盛顿同克林顿总统就日美贸易框架举行谈判时明确向美国说“不”,公开抵制美国的压力,反应了日本外交姿态趋于强硬,这与日本政治地位的变化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