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中旬,美国对中美洲弹丸之地的海地大动干戈,一时间,美20余艘军舰密集逼进海地水域,空中盘旋着数架美“黑鹰”武装直升飞机,头戴“黑色贝雷帽”的美突击队员集结在“黄蜂”号两栖攻击舰上整装待发,颇有“剑拔弩张”之势。美为何对弱小的岛国如此兴师动众?答案尽管可以列出几条,但其中不排除借机向世人炫耀其先进的武器装备,以期在世界军火交易中增添一些吸引力的因素。 众所周知,尽管冷战结束后国际军火交易有所下降,但美国去年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售的军火却有增无减,高居榜首。1993年美出售给第三世界国家的军火总额达148亿美元,而1992年为146亿美元。在世界军火市场上,美国所占份额一增再增,1989年美所占份额21%,1993年却猛增到73%。去年美国政府经手的军售高达34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为什么美国的军火出口会有增无减呢? 美国历来把出售军火作为向他国进行渗透,培植亲美势力以及发挥“影响”的有力手段。除此之外,近年来,由于冷战结束后,美与前苏联两极对峙格局被打破,国际关系总的向缓和方向发展,包括美国在内的军事大国都在缩减军费,希望分享“和平红利”。美国五角大楼今年的军备采购预算为440亿美元,仅相当于6年前的一半,由此使得美国庞大的国防工业受到冲击,内需不足的矛盾更为显著,而军转民岂是一日之功,因此必须推动外销。 以一向依靠国防工业的加利福尼亚州为例,1988年其国防工业开支达到顶峰,约为630亿美元,即在该州的每一美元中大约20美分花在国防工业上。1993年该州的国防开支减少到500亿美元,导致美国军工部门就业人数减少了11%,失业人数每月达2万多。 再者,振兴国内经济是美政府之首要目标,军备出口在其中所占之地位由此可见。据麦道公司称,单是向沙特阿拉伯出售72架F-15战斗机一项就价值90亿美元,能提供1.1万个就业机会,并能保证其生产线工作3年。 为在世界上保持销售常规武器的霸主地位,美调整了军火出口政策,以往几十年,美国始终不愿出售先进武器,如今由于国内经济考虑优于地缘政治目标,美国政府大力支持鼓励武器出口。美贸易部长布朗在巴黎航空展览会上向马来西亚、印尼和沙特阿拉伯兜售美国产品;国防部也一改其反对参加武器展览会的立场,授权在1994年2月的新加坡航空博览会上作大型展出;美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因支持武器出口而备受各大公司褒奖;过去,美驻外大使只在交易额高达1000万美元时才努力为本国公司游说,现在,他们几乎竭尽全力争取每一笔生意;各大公司董事会都有5年内武器出口翻番的计划。由于各国专注于经济问题以及冷战告终,世界军火需求减少,因此,争夺军火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美国要扩大武器出口,就得有“借口”。这在客观上就需要某些地区保持或不断出现紧张局势甚至不惜“制造”紧张局势。最近,美在西陈兵海地,迫使海地军政府签订城下之盟;在东向海湾调兵遣将,威胁伊拉克,到处炫耀武力和武器装备。其意图不过是司马昭之心而已。美国一边发出“狼来了”的威胁,一边大量抛售军火。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已同该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签订了向其出售约600亿美元的武器和附属装备的合同。另据美国会的研究报告透露,近年来,美出售的军火近80%是给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前者95亿美元,后者22亿美元。目前,中东地区仍是第三世界最大的军火市场,从1990年到1993年,该地区签订的军火协议金额占全球军火贸易总额的56%。 同样,美国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在亚太地区大肆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其用意除了挑拨周边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外,还企图使亚洲变成另一个有利可图的军火市场。美国《华尔街日报》就直言不讳地写道,美国出口武器的好处很多,主要是能支持衰退中的国防工业、阻止航天工业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增加生产并降低军工产品成本,并且由于国防工业加强而有利于美国的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以美为首的西方大国争相向热点地区互有纷争的相邻各国提供尖端武器,“无异于火药桶里擦火柴”。其结果是加剧地区的不稳定。而个中的玄机是,有了“不稳定”,就有了染指的可能。 军售产生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引起国际军火市场激烈竞争,导致高技术扩散。为争取客户,各国除在价格与支付方面实行优惠以外,还允许技术转让,当前武器出口包括导弹等尖端武器,逐使武器控制领域漏洞百出。情况表明,美国军售攻势凌厉,已激起俄罗斯和欧洲的积极参与和竞争。 舆论批评美国政府是在“两面下注”:克林顿“脑子里一边是防止武器扩散问题;一边是美国经济竞争力和为工业提供支持”。舆论从而警告说,除非美国节制出口“严于律己”并使他国一致行动,否则,武器控制将永远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