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专电 11月底,俄罗斯刚刚摆脱了卢布暴跌引起的巨大震荡,位于北高加索的车臣共和国又燃起熊熊战火,莫斯科的政治气氛也聚然紧张,长达3年悬而未决的车臣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车臣位于北高加索,原是俄罗斯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一部分。1991年11月,在苏联尚未解体时,刚刚当选车臣总统的杜达耶夫便宣布车臣独立,成为主权国家,与俄建立“平等关系”。杜达耶夫的这一作法引起俄领导人的强烈反对。叶利钦曾宣布对车臣实施紧急状态,杜达耶夫则号召车臣国内全民总动员,当时的形势有一触即发之势。后来,俄最高苏维埃否决了叶利钦的命令,使局势暂时得以缓和。车臣的独立对联邦的统一构成了威胁,俄坚决不承认车臣主权国家的地位和杜达耶夫作为总统的合法性。可杜达耶夫态度十分坚决,1992年拒绝签署俄联邦条约,1993年又拒绝参加俄新议会选举和全民公决,1994年对俄社会和睦条约也不予理睬。 俄总统、议会两院、政府、各党派以及高加索各国都承认车臣是俄的一部分,是联邦主体之一。但他们在如何解决车臣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这也是造成车臣危机久拖不决、俄车关系日见紧张的重要原因。 杜达耶夫宣布车臣独立后,俄上层权力机关对是通过谈判还是通过武力解决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但主张使用武力的观点显然占了上风。历史上沙皇俄国曾与高加索国家恶战数十年,代价巨大。俄政府考虑到这个背景,没有直接派部队,而是采取了扶植、支持车臣反对派的态度,以期达到推翻杜达耶夫政权的目的。 车臣境内居民中车臣族人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俄罗斯族人。反对独立的势力由于得到了俄方的支持,3年来不断举行要求杜达耶夫下台的群众活动,还策划了四次刺杀杜达耶夫的事件。今年5月,杜达耶夫已同意来莫斯科谈判解决车臣问题,但因受到一次未遂谋杀,使他放弃了谈判的计划,也使俄错过了一次谈判解决车臣问题的机会。 今年7月,反对派的活动达到了高潮。主要的反对派力量临时委员会宣布罢免杜达耶夫,成立临时政府,并提出在1995年举行车臣人民会议(议会)的选举,使国内形成双重政权局面。临时委员会称代表国内17个区中的6个区。以俄前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和杜达耶夫前卫队长拉巴扎诺夫为首的另两支反对派力量也积极展开活动。反对派和杜达耶夫的支持者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但杜达耶夫抓住反对派存在分歧、没形成统一力量的弱点,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企图将反对派力量分头消灭。与此同时,杜达耶夫还不断指责俄支持反对派干涉其内政。 11月26日,车臣官方和反对派之间发生了今年以来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反对派受到重创,据车臣官方公布的数字,有300人阵亡,120人被俘,其中有20多人是俄军人。27日,杜达耶夫向俄发出最后通牒,再次指责俄干涉其内政,并威胁如俄不承认支持反对派的事实,将处死俄俘虏。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否认俄军介入车臣冲突,并说这些俘虏是雇佣兵。11月30日,车臣方面公布了俄俘虏的姓名、所属部队番号和军衔。12月3日,俘虏公开承认在前往格罗兹尼前曾与反间谍局签有合同:如攻城成功,可获600万卢布(约2000美元);如阵亡,其家属可获1.5亿卢布(约5万美元)赔偿。这使俄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俄联邦委员会主席舒梅科12月5日对支持车臣反对派的国务活动家和将军提出强烈指责,认为他们对车臣反对派的支持“不仅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和政治短见,而且使目前无法同杜达耶夫就车臣的地位和权限问题进行谈判”。 11月29日,叶利钦向车臣冲突双方发布了最后通牒式的呼吁书,要求冲突各方在48小时内停火并释放俘虏,否则将在“车臣实施紧急状态”。呼吁书引起各界强烈反响。包括杜马主席、总理在内的俄各政要党派纷纷呼吁和平解决车臣危机,避免措施不当引发新的国内战争。在要求和平解决的强大呼声下,12月1日,在呼吁书规定的期限到期时,俄总统办公厅宣布叶利钦近期将不签署在车臣实施紧急状态的总统令。总统新闻处则以新闻界对总统呼吁书的理解有误为名,重新公布了这份呼吁书。新公布的呼吁书中取消了“将实施紧急状态”这句话。同一天,叶利钦签署了一道新命令,宣布“对在12月15日之前放下武器的车臣人不追究刑事责任”。 俄车紧张关系升级后,俄各党派表现出本党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特点。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尤申科夫是盖达尔的民主选择党成员。在政府、议会未作出任何决定的情况下,他便率团匆匆赶往格罗兹尼,未与其它党派协商,便迅速公布了俄军人的名单和与联邦反间谍局签约的情况,也是出于他本党的利益。此后,日里诺夫斯基的自民党也组团前往格罗兹尼。杜达耶夫称,前来与他谈判的俄代表团更多的原因是想给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11月26日之后,格罗兹尼虽然还不断遭到飞机轰炸,但没发生新的武装冲突。俄罗斯和车臣方面都采取了比较灵活的立场。双方都组建了准备谈判的委员会,但与此同时,双方也都在为可能发生的战斗集结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