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里,国际社会见证了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网络空间三大全球公共问题的兴起。其中,网络空间问题尤为引人瞩目,它作为一个新问题,特别迅速地进入了国际政治议程。正如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和彼得·辛格(Peter W.Singer)所言,“在这个(中美)双边关系中,没有哪个议题像网络安全一样快速升温,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了种种摩擦”。①与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相比,网络安全问题尚处于一个刚刚兴起的阶段,它常常被比作“19世纪的美国西部”:缺乏治理和法律,尚未形成一个最基本的全球共识和固定的国际磋商制度。 网络空间以电子电磁技术的应用为特征,它通过网络化的系统和相互连接的物理设备来储存、修改和交换数据信息,是一种由计算机维持、访问和生成的、全球连接的多维人造虚拟存在。②网络空间可分为技术问题和非技术问题两种,而非技术问题是国际政治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它主要包括网络安全、互联网自由和互联网治理三大内容。在网络安全方面,国内外学者围绕着网络空间的安全化、网络安全悖论、网络战与网络威慑,以及中美关系中的网络安全问题等进行了一系列探讨。③互联网自由是美国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一项对外政策,网络公域论则是该项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网络空间的全球公域性质、互联网自由与网络安全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美国的互联网自由政策与中美关系等议题而展开。④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兴起和美国互联网自由政策的实施,网络空间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国家间互信与正常交往的一大阻碍。为此,互联网治理,包括互联网与全球治理、网络安全治理和应对网络犯罪问题等,也成为国际政治学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⑤ 网络空间问题是一个新兴的全球公共问题。关于网络空间问题的研究,特别是理论分析,仍处于迅速增长但发展明显滞后的状态。以网络安全为例,人们对网络安全概念内涵的认识各不相同,常常把它与计算机安全、互联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信息安全等术语交替使用。尽管官方文件、媒体和计算机科学广泛提及各种网络不安全问题(cyber insecurity),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安全研究文献明确解释把安全与网络(cyber)两个词语连在一块具有什么含义。⑥用埃里克森(Johan Eriksson)等人在2006年分析信息革命带来的安全影响时所给出的总结,来评估当今的网络安全研究仍然十分恰当:“大部分信息社会与安全研究都没有认真关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安全议题。大多数专业研究文献都具有政策导向特点,并且极少与国际关系或者任何其他学科的理论相关”。⑦再者,也许是更重要的一点,少有学者关心“网络空间问题为何能够迅速实现世界政治化”这一议题。从进程上讲,网络空间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其次是一个国内政治问题,最后才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全球公共问题多种多样,但并非所有全球公共问题都能够成为显性国际政治议题。因此,本文的主要任务是探讨网络空间问题迅速实现世界政治化的内在原因。 二、界定世界政治化 中文“政治化”一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赋予政治性的过程,二是获得政治性的结果,分别对应英文"politicize"和"politicization"两词。在(国内)政治学中,政治化常常被视为“个体政治意识形成及个体政治参与的一个连续体”。⑧也有学者采用一种更为宽泛的界定。例如,麦克莱特(Aaron M.McCright)等把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企业游说、社会运动的组织动员、科学家的政治行为,以及立法与行政部门的举动,都视为气候变化问题政治化的内容。⑨随着全球公共问题的兴起,国际政治学者也针对国际经济关系、专业性国际组织,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政治化现象进行了分析。⑩然而,由于仅仅着眼于某一具体领域的政治化现象,这些研究大都没有给出一个严格的概念界定,也没有提供一个可用于分析不同议题政治化现象的一般框架。 简言之,世界政治化是指全球技术性议题的政治化,它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11)世界政治化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它们呈现逐步递进的关系:第一,技术性议题被纳入世界政治议程,如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15次非正式会议把气候变化问题列为一个重要议题,并发表《悉尼宣言》,阐述了各个成员就此达成的共识。第二,实施“挂钩”政策,为技术性议题国际合作的开展设置政治条件,把技术性议题当作解决政治问题或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将政治性议题带入技术性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是世界政治化的一个常见现象,例如,自1973年以来,中东问题几乎在所有联合国各专门机构中都有过讨论,而这些专门机构的绝大部分都与中东问题不甚相关,贸易、科技和文化等才是它们的职责和使命。(12)第三,技术性议题领域成为国家间利益博弈的对象和权力的竞技场,其本身完全转化为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例如,在哥本哈根与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碳排放大国与小国之间围绕减排责任、资金支持、技术转让等问题上的唇枪舌剑和激烈交锋,使得哥本哈根与德班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国际政治弈局,而非一个国际气候治理舞台。如果用字母T代表一项议题的技术性,P代表其政治性,那么上述三个层面的关系可以简单地表述如下:第一层次(T>P);第二层次(T=P);第三层次(T<P)。 三、网络空间的世界政治化征象 网络空间由一系列相互连接、可以储存和使用电子信息并进行通信的计算设备组成,它包括人、信息、逻辑模块、物理设备四个层面。从用途或目的上来讲,网络空间可用于操作、处理和开发数据信息,能够促进、增强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交流以及人员和信息的互动。(13)一方面,同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四大自然空间不同,网络空间完全属于一种人造空间,数字化和虚拟性是其重要特点。另一方面,与四大自然空间的一系列问题相似,网络空间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世界政治化的征象。具体而言,网络空间的世界政治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网络空间议题之一的网络安全问题迅速升温并被纳入世界政治议程;网络空间与政治理念相结合,互联网自由是其最重要体现;美国积极宣传和推行“网络公域论”,网络空间成为一个新的权力竞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