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0 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14)01-0114-28 一 问题的提出 对美国霸权地位的认知是贯穿战后国际关系学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条重要主线。总体上看,战后几乎每隔十年左右就出现一波有关美国霸权衰退的讨论。在历经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繁荣”后,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袭击、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及近年来金砖国家(BRICS)的快速崛起,让美国霸权衰退论再次浮出水面。 历史地看,衰退论者的每一次预言都没有成为现实。无论在军事还是在生产、贸易、货币和金融乃至在知识、观念和制度领域,美国都保持着持久、强大的全球竞争力。相反,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之外持续向美国霸权发起挑战的苏联终因“帝国的过度扩张”走向了解体。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内成功崛起并尝试挑战美国经济霸权的日本,则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彻底败北,①并陷入长期经济低迷。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首先,1971年“黄金窗口”的关闭虽然终结了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自由兑换,但并没有终结美元作为全球主导性储备货币的地位;相反,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一个几乎将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其中的“美元本位制”或“美元体系”:一方面,通过将美元用于对外国债权人的债务支付,美国的全球货币霸权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不断累积的“双赤字”并没有危害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霸权,相反,它们源源不断地得到石油输出国的“石油美元”和日本等国的“商品美元”回流的巨额资助。其次,肇始于美国并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没有动摇美国的霸权根基。通过向各国央行提供美元流动性支持,美联储充当了国际金融市场“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的角色,②美元在危机中的地位不降反升;同时,借助美联储实施的多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国不仅为国内经济的快速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得以经由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向他国转嫁危机,使得“美元体系”内的广大外围不仅受到严重冲击,还要为美国引发的危机埋单。最后,崛起中的新兴大国是否实现了真正“崛起”尚需考察,而且,相异的文化背景、错落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增长水平、有别的发展模式也考验着新兴大国集体一致行动的意愿,更重要的是,新兴大国尤其是金砖国家对“美元体系”的依赖仍旧很深,甚至其本身就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内快速崛起的,这种崛起的可持续性尚需时间检验,其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意愿和能力也有待进一步考证。 上述事实迫切需要我们回答三个关键问题:第一,美国是一个怎样的霸权国家,它同历史上的大国或霸权国相比有何重大区别?第二,已有的大国兴衰理论或霸权更替理论能否有效地解释当今美国的霸权地位?第三,面对这样一个霸权国,新兴大国特别是中国应做出怎样的战略应对,以避免重蹈历史上新兴大国的覆辙? 二 现阶段美国霸权地位的评估 正确评估一国的霸权地位,首要前提是厘清“霸权”的概念。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认为,霸权是“一国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治理国家间关系的必要规则,并且有意愿这样做”的情形。③该定义强调“实施领导权的决定是‘激活’权力能力和结果之间既定关系的必需”,④这实际上触及了“权力转化(power conversion)”的问题,从而在潜在权力和现实权力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从这一概念出发,本文认为,对现阶段美国霸权地位的评估涉及三个重要问题:第一,现阶段美国霸权的特点和结构是怎样的?第二,美国是如何精心设计自己的国际权力的?第三,美国运用何种权力战略维护和巩固其霸权地位? (一)美国霸权的特点和结构 同以往的霸权国相比,就霸权的特点而言,美国是一个“例外的”新型霸权国,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美国是一个经过人为的精心设计而在短期内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国家。与世界上绝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不同,美国自1776年独立战争以来的历史很短,但其优势在于承载着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欧洲文明,能够在一块新大陆上进行前所未有的国家建设实践,其《独立宣言》和《宪法》中无处不体现着孟德斯鸠、卢梭和洛克等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它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可以看到,美国开国先哲们基于人类文明的理念,以人性恶为出发点,经过激辩、讨价还价和互相挑刺的四个月的时间,人为设计出了一套构建国家的宪法体系和政府架构,⑤进而为美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第二,美国是一个拥有广泛权力资源的国家,既表现为它的军事、经济、技术、领土、人口、自然资源等传统权力资源,也体现在其教育、文化、理念和制度等新型权力资源方面。这些权力资源赋予了美国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问题时更大的选择性和灵活性。第三,美国是一个“大且富有”的国家。相较而言,以往的霸权国要么小而富有,要么大而贫穷。西班牙、荷兰、英国的本土面积不大,但都在海外掠夺和贸易活动中变得十分富有。法国、普鲁士及其后的德意志虽本土面积较大,但富裕程度较低,甚至还在与在位霸权国的连年争霸战争中受到了削弱。沙俄及其继任者苏联虽国土面积庞大,但国民财富不仅总量低且创造能力较弱,属于典型的“大而贫穷”的帝国。第四,美国是一个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均拔得头筹的国家,其与非霸权国间的综合实力差距远超既往霸权国,是一个真正的“超级帝国”。美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同时在高新技术的制造业领域长期保持着国际竞争优势,这一优势更是借助其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和国际分工得到增强。此外,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具有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它不仅拥有众多的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更具有在广度和深度上令他国难以匹敌的国内金融市场,并掌握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规则制定权。第五,美国是一个兼具强大的商业、海(空)军实力和陆军实力的国家,历史上的西班牙(海军)、荷兰(商业和海军)、法国(陆军)、普鲁士及其后的德国(陆军)、英国(商业和海军)、沙俄(陆军)及其继任者苏联(陆军、海军、空军)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第六,美国是一个打破“霸权更替逻辑”,即没有通过与在位霸权国展开争霸战争而成功获取霸权地位的国家,以至有学者认为,“霸权更替理论难以解释战争在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主导性世界大国过程中的缺失”。⑥第七,美国是最接近全球性霸权地位的国家。在“大英帝国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时期,英国的霸权范围是区域性的,它要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其他老牌殖民强国(如法国)和后起殖民国家(如德国)的竞争和挑战。在美苏争霸时期,“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所覆盖的范围也是区域性的。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霸权的影响力才第一次真正延伸到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全球性大国”。第八,美国是一个有着极佳战略位置的国家。⑦这赋予了美国两方面的重要优势:一是有条件成为陆权和海权的双料强国。二是能做到对外战略的收放自如,当预期走向海外能为其带来巨大利益时,它就会坚定不移地推行“扩张主义”;当认定海外活动可能给其造成重大的风险和损失时,它又会毫不迟疑地退回到“孤立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