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508(2013)04-0001-07 从地理学意义上看,“印度—太平洋”包括印度洋热带水域、太平洋西部与中部,以及大体在印度尼西亚一带连接两洋的海域,不包括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温带和极地地区,也不包括太平洋东部热带地区以及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太平洋”(Indo-Pacific,以下简称“印太”①)作为一个有确定内涵的地缘政治术语,近年来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一些国家的战略分析和政要讲话中。2010年,美国战略智库传统基金会学者迈克·奥斯林(Michael Auslin)发表《印太公共区域安全与地区战略》(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Commons:Toward a Regional Strategy),以“印太”为核心概念探讨美国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战略转型。2011年,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学者库拉纳(Gurpreet S.Kuhrana)在《战略分析》(Strategic Analysis)著文《海上通道安全:印度—日本合作的前景》,用“印太”界定包括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在内的海域以及包括亚洲(包括西亚/中东)和东非在内的沿岸国家。②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访问印度和澳大利亚时曾多次使用“印太”一词概括美国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并强调印度、澳大利亚在这一构想中的重要性。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07年8月访问印度期间宣称,“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汇”是亚洲地区海域自由与繁荣的强劲结合部。③而澳大利亚则是在官方文件《2013年防务白皮书》中正式采用“印太”界定本国防务的国家。显而易见,“印太”无论作为一个新出现的地缘政治概念,还是一种逐渐成形、日益清晰的战略构想,是亚太及印度洋地区战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的体现。 本文主要基于迄今国外战略学者对“印太”概念的前期探讨,对其正在产生或潜在的地区性影响以及所涉主要国家的角色加以考察和预测。在本文中,“印太”这一地缘政治术语根据出现的语境被理解为一种概念、构想和建构中的区域。 一、“印太”:美国倡导的地缘政治新概念 作为新出现的地缘政治术语,“印太”究竟应确切包括哪些地区至今尚无最后定论,但该概念具有的战略内涵已开始成形。“印太”概念的基本着眼点,是打破以陆地板块划分政治区域的传统藩篱,用海洋和海上通道来整合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突出能源和贸易通道以及直接相关的海上安全。 主张“印太”地缘政治概念的观点认为,长期以来,“印太”所概括的区域通常被划分为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等板块,但这种划分法并不能准确反映这一广袤地区的地缘政治特征。与传统思维不同,“印太”事实上从来就是一个由陆路、空域和海上通道相互连接的整体区域。总体上,“印太”地区指从西伯利亚东缘向南、形成巨大圆弧的整个大陆与海洋地区,它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大陆、东南亚大陆和列岛以及大亚洲和印度;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等“印太”地区的重要海上通道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整个区域的漫长海岸线、主要航空运输线和海底通道的安全也对地区稳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尽管如此,在目前阶段,要为“印太”勾画出清晰的地缘范围既非易事,也显得武断和没有必要。相关表述也表明,印度洋部分区域,如南亚以西的非洲和阿拉伯海地区被视为一独立连贯的地理实体,尽管与“印太”的海上联系对主要大国日益重要,但不在“印太”范围之内。④ 作为最早采用“印太”概念的分析家之一,奥斯林提出,美国推动“印太”建构的政策目标是促进地区的自由、繁荣与合作,而实现这一目标在根本上取决于安全,美国必须与盟国开展安全合作以应对任何地区国家对秩序的挑战和破坏。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责任是确保“印太”公共区域不因政治或军事原因而阻断,以免引发政治紧张或冲突,对全球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通过“保持全面接触”,但保持接触的政策必须向外扩展,将广阔的‘印太’地区纳入其中,并且政策的制定必须回应未来的安全需求,考虑实现目标的手段。他认为,在“印太”地区实现安全的目标是美国长期以来的连贯政策,也突显了采用既有政策达到目标的不可靠性。美国的决策者需要重新评估和改变实现安全目标的手段,应对当前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奥斯林宣称,中国是力量平衡改变和地区不确定性增大的主要动因之一,因此最主要的挑战来自中国。他进而建议,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安全政策目标必须关注整个“印太”地区,而不应降低到对中国的崛起两边下注,或局限于规范中国的行为。美国及其盟友在“印太”地区寻求的最终目标既不是价值中立,也不是维持现状。美国如果不清晰地表达建立一个更自由、更繁荣、更安全的“印太”地区的未来目标,任何政策都无法获得政治上的支持、充足的资金或走向成功所需承担的义务。确保“印太”地区的安全,需要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巨大投入,充分运用政治和军事手段,保持实力并承担责任,为地区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