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 E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13)10-0140-16 [修回日期:2013-09-25] 随着中国和印度在亚洲的同时崛起以及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重心由大西洋向印太地区(Indo-Pacific region)的历史性转移,印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正在受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和战略界日益增长的关注。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或“亚洲再平衡”战略以及澳大利亚政府的最新防务和国家安全白皮书都体现了对这一战略区域的高度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这一战略区域的未来地缘战略走向。国内外学界对美国重返亚洲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分析和研究,但既有研究多集中于西太平洋地区或美印、美澳关系,很少有学者将印太地区作为一个战略整体来进行分析和考察。鉴于印度及印度洋地区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的重要性以及此次战略调整已经展现的印太整体战略特性,本文将以印太地区为考察重点,探讨美国在亚洲地缘战略变局下的战略调整布局和地缘战略影响。 一 印太概念的提出 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印太地区涵盖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洋以及它们所毗邻的沿海国家。不过,当前美国等国政府和战略界谈论的印太概念主要是指从西太平洋到西印度洋的广阔海域及其沿海国家,或者确切地说,是从东经140°到东经60°、南接南印度洋、北抵沿海国家的广阔区域。①这一地理区域是当前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既有中国、印度这两大正在崛起的经济巨人,也包括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它也是全球最主要的商业和能源通道,特别是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更是连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能源、商业咽喉(chokepoints)和海上生命线。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澳大利亚学者就从国际安全及战略角度提出了印太概念,认为维持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战略)平衡将有助于确保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但长期以来,这一概念一直没有得到学界和决策圈太多的关注。②直到2010年以后,随着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洲和推行亚洲再平衡战略,这一概念才重新获得美国、澳大利亚政界和学界的重视。2010年1月,美国著名智库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发布一份题为《公域竞争:多极世界美国权力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指出长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印度洋的重要性重视不够。鉴于印度洋日益增长的商业、能源和战略重要性以及中印两国在印度洋业已展开的战略竞争,美国应该加强与印度、日本等国的战略合作,限制中国的海上军事扩张,同时避免与中国发生海上冲突,确保印度洋的海上安全。③2010年10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R.Clinton)在夏威夷发表关于美国的亚洲政策演说时,首次提到印太概念,指出“鉴于印太盆地对于全球贸易和商业的重要性”,美国将按照“政治上可持续、操作灵活以及地域分散”三项原则重新调整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加强与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及印度的海上军事合作。④2011年11月,希拉里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里再次提到印太地区对于美国的战略重要性。她指出,从印度次大陆到美国西海岸的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阔地区正在被航运和战略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区域占据世界人口的一半,是全球经济的关键引擎,也是美国关键盟国和重要新兴大国中国、印度等国的聚集地。为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确保美国在该区域的战略利益,美国将调整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区域的军力部署,将这两洋区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概念系统,进一步发展与澳大利亚的军事同盟关系,将其由太平洋伙伴关系提升为印太伙伴关系。⑤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科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也指出,如何在操作层面将印度洋和太平洋联系起来,是美国战略思维面临的“下一个挑战”。⑥在同一年,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多个著名智库单独或联合出版了数份关于印太地区海洋安全的研究报告,分析了印太地区在全球地缘战略中的地位、未来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以及美国或澳大利亚政府的战略应对。⑦2013年3-4月份,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塞缪尔·洛克利尔(Samuel J.Locklear)分别在美国国会两院作听证,详细论证了“印度-亚洲-太平洋”区域在美国全球战略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面临的安全挑战以及奥巴马政府亚洲再平衡战略已经和行将采取的战略步骤。⑧2013年5月,美国国防部在夏威夷的研究机构“亚太安全研究中心(APCSS)”召开了题为“印太地区海上合作:中国、印度和美国视角”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国、印度和美国三方共计39名代表与会,全面探讨印太地区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跨国安全问题以及多边合作。这是美国国防部首次召开的涉及整个印太地区海上合作的“1.5轨道”三边会议,体现了美国政府特别是国防部对这一战略区域的高度重视。⑨2013年6月,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发布一份总结报告,对其为期18个月的关于印太海洋安全项目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鉴于亚洲地区经济、贸易以及某种程度的政治整合,美国与印度战略关系的发展,美国、印度和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地缘战略竞争,有理由相信印太沿海区域正在成为一个统一的战略区域。报告提出,尽管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海地区面临的海洋安全挑战不尽相同,美国当前的亚洲战略重心也依然根植于亚太地区而非印太地区,但在未来10-15年里,美国的战略方向将逐渐转向印太地区。⑩③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政府在2012年及2013年发布的三份关于澳大利亚国家安全及国防的白皮书中,都将印太作为一个战略概念提出。在2013年的国防白皮书中,更是首次将确保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确定为澳大利亚的四大战略利益之一,并特别提出要确保这一区域的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澳大利亚的国家繁荣。(11) 二 印太概念提出的战略背景 从上面的梳理中可以看出,美国提出印太概念,旨在统筹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战略空间,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整体国家利益,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它是对传统的亚太概念的战略延伸。相对于以西太平洋区域为重心的亚太概念,印太概念涵盖的地理范围更为宽泛,不仅包括西太平洋区域的沿海国家和重要海上交通线,还包括印度洋区域的重要海上交通线及沿海地区。从“亚太”变为“印太”,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美国亚洲战略重心的南移和西移,即由传统的西太平洋区域(其中东北亚是最主要的关注点)向印太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转移。美国亚洲战略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出现的这一转移趋势,是与印太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地缘战略变化密不可分的。 第一,中国和印度的同时崛起与国际权力的东移。中印两国在经济上的同时崛起是21世纪以来亚洲乃至全球经济中最为突出的亮点,也是具有重大地缘政治意义的历史事件。(12)据统计,1980-2008年间,中国年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印度也高达6%。在30年的时间里,中国成功让6.5亿人脱贫,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和工业生产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和债权国。中国还逐渐成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成为环太平洋地区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经济影响力不仅在东亚地区首屈一指,而且经济触角广泛延伸到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已经或正在超过传统的西方国家。印度自1990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也保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特别是电脑软件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软件业的外包中心和“世界办公室”,成就了3.5亿的中产阶级。(13)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中国在2013年和2014年的经济增长仍将高达7.8%和7.7%,印度为5.6%和5.7%。而同期美国的经济增长只有1.7%和2.7%,欧元区的经济则几乎停滞,为-0.6%和0.9%。(14)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在一份报告里指出,世界经济均势正在迅速发生转移,这一趋势因全球经济衰退而进一步加速。中国将在一代人时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而印度也将在21世纪中叶加入世界领导行列。到2050年,中国、美国和印度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它们的GDP总额将是二十国集团其余国家GDP总额的70%以上,其中中国和印度两国GDP将净增长60万亿美元,约等于当前世界经济的总量。具体来说,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09-2050年间将平均增长5.6%,从2009年的3.3万亿美元增长到2050年的约46.3万亿美元,届时将超过美国GDP总量的20%以上。印度此间的经济增长同样令人瞩目,将达到5.9%,到2050年达15.4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5)普华永道国际会计事务所2013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对中印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预测更为乐观,认为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17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如果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也将在2027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6)中印经济的同时崛起为国际权力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提供了决定性的推力,也为“亚洲世纪”或“印太时代”的到来做好了物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