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康德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认为康德是结合实践理性来谈该问题的。康德曾试图在理论理性(经验世界)的范畴解答此问题,但最终认为人的本质问题只能借助实践理性(道德世界)作出追问和探索。人的本质问题的解答因而从认识论转移到实践哲学中,康德始终是在道德体系的框架里思考该问题。他认为要实现人的本质,前提即是用“应当”的道德规范要求“能够”的现实存在。他的思想对近现代西方的哲学家、基督教神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便选择什么样的哲学。”费希特的这句话用来概括伟大的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既是合适的又是不完全的。作为有限存在意义上的人,正如诗人海涅所说,康德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然而作为哲学家,他却翻越了人类想象力的巅峰,在众多知识领域中说出了“最深奥的言词”,①他以自己的思想论证了人类的永恒意义,他教会人们如何学会享有人的尊严,“并且把他们被践踏的权利夺回来,不是去祈求,而是把它牢牢地夺到自己手里。”②他的一生都在不断深入地思考人类本质。正如美国著名的康德专家L、W、贝克在八十年代所说的:“几乎他所有的著作都是这个唯一主题的变体:这个主题就是作为一个能动的创造者的人的精神。”③本文即想从这一角度入手作一些分析。 一 我们,不再是野兽了, ……但还不是天使 ——布莱兹·帕斯卡尔 人是什么,他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方?这样的追问延续了多少年代,每一次人们以为已经逼近了这谜中之谜的谜底,但是每一次人们仍旧走在求索的路途中。 法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其心灵之作《思想录》中对人这样作了界定:“人在自然界中到底是个什么呢?对于无穷而言就是虚无,对于虚无而言就是全体,是无和全之间的一个中项。他距离理解这两个极端都是无穷之远,事物的归宿以及它们的起源对他来说,都是无可逾越地隐藏在一个无从渗透的神秘里面;他所由之而出的那种虚无以及他被吞没于其中的那种无限,这二者都同等地是无法窥测的。”这段话非常逼真而准确地描绘了人的一种悖论式遭遇:人作为有限的存在物,不知道他的来源与归宿,但是他却以他的有限去寻找他的无限所在,寻找的结果究竟如何?帕斯卡尔悲观地认为,人只能处在一种永恒的绝望中,因为这个结果只有“奇迹的创造者懂得。此外别无他人有此神通。”④ 哲学史上有许多追问人的本质的探索者,但又一再有许多对这种追问是否可能加以怀疑的批评者。近代,经验论哲学家洛克对人类理智能力本身的性质和限度作了深刻的探讨,他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考察是哲学研究的第一步。哲学家想发现“本质”,但人的理智有这个能力吗?他提出了“实体”的思想,认为“实体”是不依存于人们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的基础,它是什么,却是我们所不可知的。认为“物质实体或物质这个观念和精神实体或精神这个观念一样,都是远非我们所能了解和认识的。”(《人类理智论》) 洛克影响了休谟,休谟的怀疑论震动了康德。1781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问世了,在这本书中,康德作出了“对象和本体”、“现象界和物自体”的划分。他指出感性是同现象发生关系,而理性的对象则是本体,我们只能够认识现象(为我之物),但不能够认识本体(自在之物),“我们对现象的认识无论有多深,我们的知识也仍然会与事物本身有所不同。”“本体”这个概念正是为了标示这一事实。康德曾经给“物自体”学说中的“本体”概念下过如此的定义:“要防止感性直观扩大到物自体和限定感性知识的客观有效性,本体概念实所必需。这种留存的事物而为感性知识所不能适应者,叫做‘本体’。”⑤人的本质、人的本体是什么,这也是一个我们不可知的“超”界限的问题(人以其有限存在无法追问他的本质意义上的无限存在),它同样是不能运用诸现象界范畴进行解答的。于是追问似乎陷入“僵局”,似乎不得不放弃。然而这并不是康德的结论。对于康德,真正的追问还才刚刚开始。康德把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回答,从他的认识论中转移到了实践哲学即伦理道德学说之中,纯粹理性不能描述者,实践理性都能设法昭示。这是如何可能的呢? 二 最重要的对象是人:因为 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 ——康德 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曾提出三个著名的问题:“(一)我所能知者为何?(二)我所应为者为何?(三)我所可期望者为何?”从狭义上说,这三个问题分别回答的是认识论、实践论(即伦理学)、宗教观三个方面的命题,但是从广义上说,这三个方面的命题可视作是对人之本质之谜的解答,在解答与追问中,康德将重心放在实践哲学部分,他认为实践理性可以帮助克服理论理性中所不能克服的困难——如何认识人的本体。他强调实践理性优越于理论理性,与此有很大的关系。他一再指出:“我们却不能颠倒秩序,而要求纯粹实践理性隶属于思辨理性之下,因为一切要务终归属于实践范围,而且甚至思辨理性的要务也只是受制约的,并且只有实践运用中才能圆满完成。”⑥ 构成康德伦理学说的主要著作是:《道德形而上学原论》(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道德形而上学》(1789)和《实用人类学》(1798),它们基本上都是在康德生命之晚年完成的,康德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将它们公诸于世。在这些闪耀智慧之光的卷轶里,康德是如何推演出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从而搭建起庞大的道德体系,并最终接近人的终极存在之谜?首先,让我们对康德道德学说中牵涉到的一对基本概念: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作大致的分析,这是与“物自体”学说密切相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