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作为哲学的核心和人类的本性,本体论是思想对整体和无限的玄学渴慕和形而上学关注的表达。它以Sein的问题为对象。存在是在者的存在,因而它本身不是一个在者。以“知”的逻辑推论方式追问在者之为在者与以“悟”的方式追问“在的意义”,形成传统与当代的“本体论差异”。传统本体论把Sein当作在者来对待,这在本质上是关于实体的理性科学;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以此在于时间境域之展开追问Sein的意义。追问Sein的意义就是去问“为什么此处存在的是各种在者而不是无?”“无”是现实在者之整体和无限。谈论无就是作哲学思考;哲学若真正探讨无,就必然变成非科学的,因为科学拒绝无。哲学地谈论无,是追求一种旷达的智慧和心远的人格境界。 一、形而上学本体论 1.哲学的核心和主题是Sein的问题。德文Sein(英文Being)在希腊文中写作
,是动词不定式εiral(英文to be)的分词或联系动词的名词化。Sein作为联系动词和名词化的分词在德文中以开头字母的大写或小写加以区分,汉语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应的词,其基本意思可用“是”、“存在”、“在”来表达①。黑格尔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用“存在”(
)范畴的哲学家是巴门尼德②,所以,巴门尼德哲学被视为本体论哲学的开端。 Sein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意义,但“存在”或“是”则是其最基本的意义。一般说来,本体论就是关于“存在”(Sein)这个范畴的学说,换言之,凡讨论“存在”这个范畴以及与之相关范畴的哲学,概被称为本体论哲学③。在哲学思想的时间进程中,哲人们对“存在”的理解是有变化的,因而在本体论哲学的形式下所讨论的问题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但是,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学说和理论体系,这个形式则始终一致。 2.语言记载了思维的成果,因而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不仅如此,由于语言材料是思维的基础,故思维只有在语言的词和句子的结构和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质言之,语言特性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 3.存在是存在物的存在,因而它本身不是一个存在物,而是这种存在物的存在状态和行为。存在作为本体论的对象,对它的不同理解是造成各种本体论哲学分歧之所在。 在传统哲学那里,“存在”范畴具有两种最基本的涵义。一种是从Sein作为实义动词转化为动名词而具有的意义,如“Ich bin”(我存在)这种语言结构中的“存在”,强调的是“我”这个存在物在现实中出现的事实,表示某个存在物的实存(Existenz),它与缺乏相区别。另一种是从Sein作为联系动词而具有的意义,如“人是理性动物”这种语言结构中的存在,强调现实中出现“人”这种存在,表示一个存在物的本质,即它所是的东西,与别的存在物相区别。实存,由于其表示的是事物之在现实中出现的实际状况,体现了事物的变化方面;本质,由于其表示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体现了事物的稳定方面。 4.Sein的“实存”和“本质”两种意义的剥离及其相互关系的争论,成为传统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实存论者认为,在所有存在物中,实存先于本质并决定本质。由于事物的实存本身就是一种不断走出自身的过程,因而表现为不断变化的现象,由此决定的本质作为“实体”就是变化着的本质;本质论者认为,本质先于实存并决定实存。事物的本质实际上是稳定不变的“实体”,实存只表示一个事物由此本质决定的在现实中出现的事实本身,而不再表示其在现实中出现的具体状况了。 实存与本质作为“存在”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在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著作中以个别和一般的形式加以讨论,并成为中世纪唯名论和唯实论哲学争论的主题,此后,笛卡尔和康德曾在认识论意义上讨论过实存和本质的关系。但是,一般而言,从柏拉图主义到黑格尔的两千多年的哲学发展史中,基本上是本质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如果说构成“存在”之实存和本质二重要素其相互关系在历史上表现为本质决定实存的本体论,则这种本体论就是本文所谓的传统形而上学哲学,或者说,仅在本质决定实存的意义上,本体论与形而上学同义。黑格尔转述沃尔夫给本体论所下定义为:“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γ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
γ是唯一的、善的;其中出现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④ 5.形而上学本体论研究和讨论“存在”以及与之相关的范畴,是围绕“存在”范畴建立起来的范畴体系,并随之形成一种逻辑方法,同时,体系的建立又依据这种逻辑方法。 对于形而上学本体论哲学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柏拉图。他首创了γ这个范畴。γ范畴在柏拉图那里既表示“存在”这个理念本身,又可以表示一切分有“存在”、与“存在”相结合的其他理念。在《巴门尼德篇》中,尤其在《智者篇》的“通种论”中,柏拉图试图以概念的逻辑推论方式讨论存在、动、静、同、异五个最高的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建立一个概念推演的本体论范畴体系。亚里斯多德继承柏拉图的方向,第一次提出了“本体”范畴,正式把“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并当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认为本体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或“存在本身”,追问一切存在者(实存)之成为存在者的根据。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他称本体论为第一哲学,其核心是以逻辑推论的方式通过揭示本体与其它相关范畴的关系来讨论本体的规定性。从《范畴篇》由语词分类中概括出“本体”范畴到《形而上学》范畴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初步形成。亚里斯多德本体论所昭示给我们的是:本体论哲学的范畴主要是从语词所代表的概念的意义分类中得出的,而不是从对实际事物的直接观察中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