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人本主义是希腊文化的最基本的特征。所谓人本主义,是指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① 人本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这种文化思想几乎由两位希腊学者同时提出。他俩是阿尔克莽和德谟克利特。 阿尔克莽(Alcmaeon 公元前500年左右)是胚胎学和解剖学的开拓者。他发现了视觉神经,并认识到大脑是感觉和理智活动的中央器官。同时,他还在研究人体生理学的基础上,提出小宇宙的理论。他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缩影,人体是世界构造的反映,人的灵魂是数的和谐。②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鼎盛年在公元前420年)是希腊哲学家。他在研究原子论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小宇宙的理论。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小宇宙(或小世界)”。③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仅仅是大宇宙的一部分,而且本身也像大宇宙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小宇宙,只要了解了人这个小宇宙的奥秘,大宇宙的奥秘自然也就知道了。 小宇宙论的提出,就标志着人本主义思想的形成。自人本主义思想形成之后,人成为所有理论的中心。在希腊各地,尤其是在雅典,人们热心思索和探讨的大都是人,即人的灵魂、理性、德行、才智和教育等。因而,与人有关的学科,例如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生理学以及医学,就成为最活跃和最时髦的学科。 人本主义思想是一种积极的文化因素,因为它有助于树立人的主体意识,扩大人的人格独立性,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类文明史,从本质上看,是人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自然、社会和自己命运之主人的发展史。正因为如此,人本主义思想在整个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本主义以人文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人文主义是在中世纪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长期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神本主义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特征。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正好相反,是以神为本位,人在神面前一个大钱也不值。随着中世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思想家们(即人文主义者)视野扩大,他们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而面向自然,面向人生,用人的眼光,而不是用神的眼光观察、体验、研究现实和灿烂的古典文化。他们在人与神的关系中,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性和价值。这样,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主张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也就取代了神本主义。 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宗教的不合理性在于它为了神而牺牲了人,扼杀了人的本性,把人从现实生活中引向来世的幻想,从而磨灭了人的生机。因此,人文主义者在批判基督教时,宣扬人应当按人的本性即天性去生活。所谓人的天性,就是过世俗的生活,享受自然的快乐和对现实的物质和精神的追求。 人文主义者从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出发,批判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性。这是因为,人性乃是人类社会生命力的内在基础,创造性的内在源泉,而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却疯狂地扼杀了人性,这势必萎缩人类社会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不利于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文主义者批判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实现个人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这自然就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到18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又以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人文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现象和主导思想,在西方即西欧兴盛了近五个世纪,直到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启蒙运动开始,才让位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依然以自然主义的人性论作为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他们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他们和人文主义者一样,都是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来谈人性的。实际上,他们所宣扬的自然主义的人性,就是资产阶级的人性。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人权,它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要求建立符合人性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因此,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时期,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旗帜。不过,当资产阶级政权巩固之后,人道主义也成了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思想工具。我们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社会功能要进行具体分析。 到19世纪中叶,当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无产阶级革命人道主义便应运而生。它是人本主义的最高表现形式。无产阶级革命人道主义是建立在消灭私有制、消灭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制度的基础之上的人道主义,从而使人在社会中按人的本质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资产阶级一切虚伪的面纱都被剥掉。当每一个人都成了命运的主人,他也就实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他不再受异己力量的支配,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就成了独立人格者之间的关系,即主人与主人的关系,从而实现真正的平等与博爱。这是人道主义的根本意义和核心内容的真正体现。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