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在日本历次改革中,哲学思想始终起先导推动作用。论文分三个部分:(1)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撞击与日本改革;(2)日本“土生”哲学思想与改革;(3)多种哲学思想之交缘:适应战后日本改革。 一、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撞击:推动改革 这里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撞击表现有二,第一点是指日本明治时期,移植西方的实证主义、功利主义哲学思想与从古代起移植中国儒学并成为日本的传统儒学思想的撞击。即所谓“实学”与“虚学”的撞击。第二点是东方的佛学与西方哲学思想的撞击、融合。明治初期,在引进和普及西方哲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启蒙作用的是西周、福泽瑜吉等人组成的明六社①。他们中的在多数受到了英国边沁、穆勒等人的功利主义和法国孔德的实证主义的思想影响,广泛地向民众介绍西方的社会制度和西方哲学思想,并发动了一场从“虚学”到“实学”的思想革命,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移植西方近代哲学上,贡献最大的是被称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的西周。明治初期的启蒙思想家以西周、福泽渝吉为代表,在哲学思想上主要移植了英法的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并以实证哲学为武器,批判东方儒学思想;同时吸取实证论,经验论哲学,改造儒学的理学观,建立含有实证意义的“实理学”,从而把儒学这一“虚学”改造为“实学”;它取西方哲学重逻辑之长,强调归纳与综合。在伦理道德观上,它吸取穆勒的功利主义,批判封建禁欲主义,提出独具特色的人生三宝说:(健康、知识及富有)②;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它倡导“天不生人上人,也不生人下人”③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强调法治。在历史观上,它在基佐、巴克尔历史学影响下,主张文明史观④明治启蒙哲学从总体说是反对“虚学”提倡“实学”。历史证明,“从虚学到实学”的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明治各项改革。其作用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视科学、崇尚科学。这场革命使日本国民从致力于玄虚空洞的空理空谈,从宗教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树立了崇尚科学的思想,认识到只有科学知识、“实验”知识才是真正的学问,确立了正确的学问观,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不仅发展生产需要科学知识,而且在解决社会政治、国家伦理道德问题上也需要以科学为根据。 第二,重视实业、崇尚发展经济。通过这场革命,明确了摒弃虚学,发展实用之学,振兴实业的重要意义,从而大大推动了“殖产兴业”,推动了经济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第三,改革教育制度,更重视实业教育。文部省强调:“今天,国家如欲充实未来的实力,必须努力向国民之子弟施以科学技术和实业一致并适当结合的教育。⑤ 第四,由于实学主义思想的确立,日本摒弃了一千多年的封建狭隘的排外思想和闭关锁国政策,为大力引进科学技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开辟了道路。明治四年,他们派出岩仓使节走访美、英、法、俄等11个国家就是明证。 总之,“从虚学到实学”的革命,有利于明治政府推行各项反封建的改革,为日本初步实现近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在谈及东西思想撞击时,不能不涉及到日本跨入资本主义大门以来日本思想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日本有没有哲学。这个课题首先是由日本近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中江兆民提出的,“我们日本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没有哲学”⑥。对此,田中王堂(1867-1932)在《运动一元论和〈续一年有半〉》一文中加以反驳:“在日本,乍一看哲学好象仅仅是从中国和印度移植的神话、历史和习惯,是政体不同的日本国根据审美和实践的需要一千年来积极介绍并且变革外来思想的结果。这一事实不就自然使我们能够推论到日本也有不同于中国和印度的哲学思考吗?”⑦持不同意见者也较多。对此,我认为日本有哲学,而且是自古以来从产生了土生土长的“神道”开始。因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思维的最高形式。任何一个有文化历史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哲学思维,只不过是各个民族的哲学所采取形式、内容以及发达的程度不尽相同而已。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从表面上,而要从中江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以及他本人的哲学思想中去理解这句名言的真正含义。他是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下列原则来要求和衡量哲学的,即在哲学上持有鲜明坚决的态度,承认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是无佛、无灵魂,也就是坚决主张唯物论和无神论。从这种意义上说,中江论断的重点不在于说明日本古代没有哲学,而在于强调日本当时没有西方那种“精微远”的严谨理论系统的独创性哲学。那么,就内容而言,这一课题包含着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撞击与融合,这种撞击与融合是以日本传统思想——儒佛思想为基础。具有代表性人物有官僚思想家西村茂树、井上哲次郎、大西祝。其中,西村茂树,井圆上了从宗教方面进行儒教哲学化和佛教哲理化。西村从儒学唯心论出发,以儒学为核心内容、求助于西方哲学的方法,以奠定日本道德的基础,井上圆了以佛教理论为基础,井上哲次郎提倡采用西方近代思想,以东方传统思想为支柱,导入西方哲学理论,形成了“现象即实在论”的唯心论哲学。 这种融合强调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一致性,并表现出一种折衷的倾向。西村的儒学道德论就采用了西方哲学之“所长”来补儒学“迂腐”之所短。他把儒学和西方哲学都看作是“以道理为主”的“世教⑧。井上圆了则明确强调佛教与西方哲学的一致性。以日本“独创”哲学著称的西田几多郎也是以东方佛教“禅”与西方哲学结合的思想就是受到井上圆了哲学影响。他说:“自己读了井上圆了的〈哲学一夕语〉而颇为铭感。”⑨从井上到西田,可以发现一脉相承的理论联系,即以佛教的思维方式为主轴,以“真如”概念所表示的那种本然状态作为哲学所要追求的目的,以“物我相即”的“即”或“相含”的关系来抵抵消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区别点。这也是近代日本唯心论哲学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