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分析哲学走向衰落,维特根斯坦研究亦不如20年前时兴,但他仍是当前国际哲学界讨论的重要哲学家。进入21世纪,相关学术网站和图书馆收藏中维特根斯坦文献仍在增加。随着2000年维特根斯坦《未发表的遗作》电子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对其新解释不断涌现。除以往偏于刊登维特根斯坦研究文章的期刊如《心》(Mind,牛津大学出版)和《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牛津布兰克威尔出版)外,新创办的《维特根斯坦研究》(Wittgenstein-Studien,法兰克福彼德·朗出版)和《北欧维特根斯坦评论》(Nordic Wittgenstein Review,挪威德·格鲁特出版)成为重要的新阵地。现依据2000年以来出版的近300部维特根斯坦研究西文著作,从文本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新流派等方面展示国际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趋向,并加以评论。 一 文本解释 文本解释一直占据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主阵地。除了普及推广或继续讨论传统论题外,近年来出现三个新趋向值得关注。 1.文本解读的历史反思 以色列学者比莱茨基(Anat Biletzki)的《(过度)解释维特根斯坦》是阐述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的第一部专著。①她将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分为三部分:(1)标准解释。体现为共有相互交叠的五个阶段:①“逻辑-语言的(反)形而上学”阶段。罗素的《逻辑哲学论》导言奠定方向,后继者有拉姆塞(F.P.Ramsy)、维也纳学派成员、布兰克(Max Black)。②“精致的形而上学(以及作为用法的意义)”阶段。以《哲学研究》出版为标志,参加者主要是马尔科姆(Norman Malcolm)、斯特劳森(Peter Strawson)、费耶阿本德、怀特、安斯康姆(G.E.M.Anscombe)、盖奇(Peter Geach)、斯马特(Harold R.Smart)、辛提卡(Jaakko Hintikka)。③“理性的元解释”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贝克尔(G.Baker)、汉克尔(P.M.S.Hacker)、皮尔斯(D.Pears)、凯尼(A.Kenny)、克里普克(Saul Kripke)。④“严肃对待无意义”阶段。领军人物是戴尔蒙德(C.Diamond),麦克奎尼斯(B.McGuinness)也加入讨论。⑤“伦理解释”阶段。涉及整个维特根斯坦的伦理解释,由此将维特根斯坦与尼采、叔本华和海德格尔联系起来。(2)非标准解释。包括三个领域:数学领域主要代表是拉姆塞、魏斯曼、布兰克、贝奈斯(P.Bernays)、达米特等学者。宗教领域代表人物是里斯(R.Rhees)、菲利普斯、温奇、马尔科姆、盖奇、坎维尔(S.Cavell)等。社会科学领域代表人物是温奇、劳奇(A.R.Louch)、盖尔纳(Ernest Gellner)、菲利普斯、丹福德(J.W.Danford)、布鲁尔(D.Bloor)、勃特威尼克(A.Botwinick)、普莱森次(N.Pleasants)。(3)文化和共同体解释。分为三个走向:走向大陆的解释,是将属于维特根斯坦与大陆哲学家叔本华、弗洛伊德、海德格尔、德里达等加以比较;走向多样的解释,涉及对维特根斯坦进行个人和心理的解释,以及文化的、社会学的和政治的解释;走向偶像流行的解释,反映参加维特根斯坦研究、学习和宣传的广泛性以及针锋相对的争论。 总结《逻辑哲学论》出版以来90多年的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有益于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确定其地位,并推动其研究。比莱茨基的尝试具有开创性,理清了维特根斯坦哲学影响的基本脉络,但她的历史梳理存在细节上的疏漏,而且论证不够严密。这种过分强调文本解释不利于真正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尽管文本解释(甚至历史考证)一直有其价值,但随着时间推移,只专注文本而进行内部解释的人在逐渐减少。尽管文本解读是哲学研究的基本功,但远不是显现其思想效果的最终状态。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影响会源源不断从文本扩展开来,这种扩展不可强求也不应遏制。 2.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第三阶段 研究者们认为《哲学研究》之后的系列成果构成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第三阶段,《论确实性》是与《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并列的代表作。冯·赖特和汉克尔最早持这一倾向,20世纪80、90年代曾出版一批有影响的专著。进入21世纪,一批青年学者推出了一系列评价后《哲学研究》的成果。莫洛尔-夏洛克(Danièle Moral-Sharrock)主编的论文集《第三个维特根斯坦》认为,后《哲学研究》标志着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新阶段,“这种区分取代将维特根斯坦哲学集中于《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的传统二分法,表明维特根斯坦思想中不仅存在新阶段,而且其代表作不是两部而是三部”。他认为,尽管《哲学研究》第一部分的某些问题仍在探讨,但以往问题和新问题形成完整的方向,最终在《论确实性》中达到真正的高度和深度;新的研究基础和得出的新结论超越了《哲学研究》,并使哲学问题获得第二阶段尚未达到的解决。② 坚持这一划分的主要依据是:(1)建设性的哲学任务。维特根斯坦已经走上建设性的、系统的从事哲学研究的路径,而且其哲学观点更加侧重于正面阐述,信念、知识、确实性、客观性、基础主义、怀疑主义等主题进入视野。(2)社会自然主义的知识论。通过重新思考知识的框架和内容,维特根斯坦批判我们对知识的哲学误用和对不同层次知识的混淆,并划出知识和原始确实性之间的界限,这种原始确实性不再允许我们怀疑和追问,已经成为我们的行为方式。(3)作为核心主题的心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到第三阶段变成核心主题,体验意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区别、心理不确实性、生活模式等成为前所未有的重要概念。(4)消除怀疑论的新基础主义。在《哲学研究》私人语言论证的基础上,《论确实性》挖掘了“认知”(knowing)和“认可”(acknowledgement)的区别,既承认怀疑论的价值,又阻断了导向怀疑论的通道。(5)经验的语法化。维特根斯坦从《逻辑哲学论》到《哲学研究》界定语法性质,而从《哲学研究》到《论确实性》重新界定语法幅度。语言使用中任何可以用作标准的对象都属于语法,语法不只包括句子、规则、范例、样品,也包括事实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