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4;B51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4)01-0001-14 一、“同一性”问题的新向度 自现象学运动之始,“现象学”的性质与界说从来没有定案。大家都看到,几乎所有顶尖的现象学家都自有一套“现象学”的定义。可是,现象学最不确定和最叫人困惑的地方,是同一个现象学家在不同的理论脉络和不同的思想阶段中对“什么是现象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与定义。众所周知,胡塞尔创造了一系列的形容词,用来描述他心目中的现象学:描述的(descriptive)、本质的(eidetic)、超越论的(transcendental)、静态的(static)、发生的(genetic),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海德格尔并不太热衷于使用“现象学”一词,不过一般而言,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通常被描述为“诠释现象学”(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或“存活现象学”(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如果考虑到海德格尔思想后来的发展,则会发现“诠释”与“存活”再不足以描述海德格尔思想的特征。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否适用。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多次用到“同一性”与“同一性的”等语①,但其用法较为随意,而总的而言指的正是略带贬义的“重复”。在1961年的《康德的存在论题》②中,海德格尔改变了语调。在文章的结尾,海德格尔比较了康德的“存在作为‘置定’(Position)”这一著名论题及他自己关于“存在”作为“源源化育”(des w
hrenden Anwesens)的想法,并以如下斩钉截铁的一番话总结了他自己探索存在的进路: “或曰:这一存在,这自身同一者
(那同样者,das Selbe)岂非要按照其自身(
)③,即要指涉于其自身才可被陈述?此中是否有一同一性(Tautologie)在说话?当然如此。然而,这是一最高意义的同一性,它并非一无所言,而是言尽了一切:从开始直到未来它都对思想有决定性。”④ 最后,在1973年采灵根(Z
hringen)的研讨会上,海德格尔再次提到这个术语。当他着手讨论巴门尼德著名的第8条残篇时,即指出这与他谈论的化育(Anwesen)有关。海德格尔甚至郑重其事地说:“此中涉及的思想我名之为‘同一性思维’。它乃是根本意义的现象学。”⑤仔细阅读这句话,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同一性”的概念现在毫无疑问带有正面意义,展示了与传统理解迥异的向度。其二,海德格尔是以极强的语气提出其有关说法。海德格尔明确地论及“同一性思维”,纵使只有寥寥数次,但其语气之重和他提出这说法之晚(“同一性思维”是他逝世前三年提出的),让我们可以很确定地说:“同一性现象学”、“同一性思维”以至某意义下的“同一性”是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最佳概括。 二、海德格尔对决黑格尔 谈到黑格尔与“同一性”的关系,情况就很不一样。如上所述,海德格尔重视“同一性”的程度,至于以“同一性”作为其后期思想的标记;相对而言,我们在黑格尔的著述中根本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可以显示其对“同一性”有同等的重视。然而,如果翻阅黑格尔的著作,可以发现在《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百科全书》以至在其众多不同的演讲集和短篇著作中,这个关键术语其实曾经多次出现。一般而言,黑格尔使用“同一性”一词,其用意骤眼看来介乎中性或略带存疑之意,时而甚至带有贬义。⑥但在许多其他理论场合中,黑格尔却又往往歪离一般的用法,把“同一性”一词用得带有正面意义。 因此之故,吾人处理这个比较论题时必须步步为营,以免把一己之想法强塞诸黑氏之口。我必须一再澄清,黑格尔没有明确倡议过本文将要谈论的所谓“黑格尔式的同一性思维”。如果黑格尔真的需要标明其哲学的特点,他可能会选用“绝对”、“思辨”等用语,却从没有以“同一性”当作其哲学的标签。我们在本文所能做的工作,就是循诠释的途径,看看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些关键用语,如“绝对”(das Absolute)、“自我认知”(Selbstkenntnis)、“自身同一”(Sichselbstgleichheit)等概念是否能与我们谈论的“同一性思维”相通,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则黑格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的比较便有可能,并且才有意义。 诚如众多学者所指,后期海德格尔的著述许多都涉及与先哲的对话。在芸芸现代哲学巨擘之中,康德与黑格尔是海德格尔的主要交谈对象。总的而言,海德格尔对待两位前贤的态度并不一样,他对康德的态度大抵上颇为温和⑦,但是他对黑格尔的态度很明显是不友善的,甚至是带有敌意的。就这一点,缪勒(Max Müller)的一番极具洞见的按语可谓一语中的,他认为黑格尔是海德格尔“如假包换的、持久的、敌对的交谈对手”(eigentlicher immerw
hrender“gegnerischer”Gespr
chpartner)。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