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过:“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为了避免社会纷争就必须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维系社会运行的秩序规范,这个过程也就是社会控制。作为社会秩序的外在风貌,“社会风气”表现为一种“社会性的习气”,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即“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引导价值取向、规范社会行动、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对公序良俗的呼唤。然而,败坏社会风气的“无赖”自古都有,社会风气除了抑恶扬善的正功能,也在“礼崩乐坏”时呈现是非颠倒的反功能。在社会转型期,“耍无赖”频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越发演化为一种社会风气,需要我们重新思考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 一、“无赖”与“无赖的生存” 在现代汉语中,“无赖”是指“强横无耻、放刁、撒泼等恶劣的行为作风”。(《辞海》)从词根上讲,“赖”即“依靠”,“无赖”实指“无所依靠”最早出现在西汉的《史记》。到了魏晋南北朝“品行不端、泼皮刁蛮”意义的“无赖”已经很普遍了,万历《休宁县志》给“无赖”所做的定义是“游情成习……寡廉鲜耻而居下流,则所谓无赖也。”①可见,在中古、近古的汉语言中,“无赖”一词经历了从本源向外延的拓展。时至今日,“无赖”通俗地释义为“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社会主体及“凶狠狡诈、奸刁撒泼”的社会作风。 首先,“无赖”释义“耍无赖”的社会主体。“耍无赖”是试图僭越社会规范的“偏差行为”,这种社会规范可能是一种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舆论导向,也可能是一种法律法规、纪律典章、社会制度,甚至还可能是一种个人、群体的文化和利益。②同时,这种“偏差”只是一种“轻微的僭越”,属于“不按常规办事的违规行为”,并没有与国家典章、伦理信仰发生根本的冲突。从社会越轨的角度讲,大部分偏差行为仅仅是脱离了一些社会标准、规则和坐标而区别于本质性的犯罪行为。③因此,“耍无赖”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一种“越轨但不犯罪”的行为。同时,从“耍无赖”的行为动机上,我们可以将“无赖”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工具型无赖,这种无赖遵循“工具理性”、以侵占他人或社会的合法权益为目的来谋求实质利益,比如:当前在景点、车站等公共场所强行揽客、兜售服务的闲散人员在整治面前一哄而散,就是这种“获取不当利益、规避社会惩罚”的“工具型无赖”;第二,激情型无赖,这种无赖行为在以强凌弱心理的作用下,以给他人心理创伤为乐来追求自己主观上的愉悦,比如:韩信的“胯下之辱”,施辱者并非贪图韩信的钱财而只谋求一种心理上的快感,但对受辱者却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第三,混合型无赖,这种无赖既谋求不义之财又追求“霸凌”的心理满足,比如:《水浒传·杨志卖刀》中的“没毛大虫牛二”就属于这种胡搅蛮缠、无非作歹的无赖。需要指出的是,释义社会主体的“无赖”不仅可以指向个体还可以代表社会群体。 其次,“无赖”释义不良的社会风气。“风气”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从众”而形成的彼此默认的行为准则,“社会风气”就是公共生活中具有影响力的行为方式。从规范僭越的范围上讲,正因为“耍无赖”满足了行为主体的社会需求,当偶发性的越轨行为拓展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整个社会就弥漫着“蛮不讲理”、“不讲信誉”的习气,“无赖”也就变成修饰社会风气的形容词。当“无赖之风”蔓延,可谓“其机甚微,而所动者大”,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贱化了社会成员的人格取向,大众在人格矮化甚至是自我丑化的过程中不择手段的达成目的,从而败坏了正常的社会风气。如先前网络曝出“24年储蓄不保值,银行尽显无赖之风”的新闻,在缺乏基本契约精神的氛围里,“出尔反尔”就成为可资利用的获利手段,从而使人们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第二,它产生了“反向激励”的示范效应,使“耍无赖”从原本“隐性地僭越”发展为“显性地表达”。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讲,“无赖”终归属于一种亚文化,但当这种“损人利己”的亚文化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心理认可,人们就会纷纷效仿,从而将其发展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表达。 作为主体的“无赖”与作为风气的“无赖”同时存在于社会秩序的连续体中,连续体的一端是“人人都是君子”、“处处遵纪守法”的文明社会,另一端则是“人人尔虞我诈”、“处处彰显劣根”的无赖社会。当然,绝对的“文明社会”与绝对的“无赖社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不存在,它们类似于韦伯所说的“理想类型”,现实社会既有“文明的风尚”又有“无赖的习气”。同时,社会风气与社会秩序是一个相互影响、连续的动态过程,社会风气既是社会秩序的表现,也是影响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当“文明的风尚”抑制了“无赖的习气”,正常的社会秩序才会形成;当“无赖的习气”盖过“文明的风尚”,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事实上,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有“无赖之人”,但从主体的“耍无赖”扩展为无赖的社会风气就需要一种适合“无赖生存”的社会土壤。基于此,我们以我国转型社会为切入点,在结合社会现实案例的基础上,分别从价值混乱、关系松散、规范真空三个方面对催生“无赖之风”的社会机制进行分析,即探讨“无赖生存”的社会条件。 二、价值混乱:无赖生存的社会条件之一 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④,伴随着第一种社会形态向第二种社会形态的转变,“依赖性”的社会关系会逐渐转向“独立性”的社会关系,使得左右人们行为方式和社会评判标准的价值观念从“一致”向“多元”过渡。然而,当多元的价值取向缺乏共同价值的指引就会造成“价值混乱”,人们奉行“一切皆可为”的行动原则,整个社会呈现一种善恶不分、黑白颠倒的混沌乱象。就“无赖”而言,当确定性、整体性的价值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耍无赖”会在“一人一是非”的社会环境中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和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