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后中国文学的大发展引起了西方世界的侧目,八十年代初中期一些零星作品就已在法国得到译介;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越来越多的法国出版社表现出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并向本国读者呈现的愿望,他们都试图在纷繁的中国当代文学图景中寻找最具个性的中国作家。在这一时期,阿城、残雪、韩少功、刘心武、马建、莫言、苏童、王蒙、王朔、张辛欣等作家纷纷得到译介,余华也在这股译介潮流的推动下登上了法国文学舞台。1994年余华的《世事如烟》和《河边的错误》以合集的形式在法国毕基耶出版社(Picquier)出版,①同年《活着》在法国袖珍书出版社(Le Livre de poche)出版②。前者是一家年轻的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专事亚洲图书出版,九十年代中期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汉学家胡可丽(Marie-Claire Huot)领导中国文学丛书;后者则是法国家喻户晓的出版社,以出版价格亲民、携带方便的口袋本图书见长。两家出版形态完全不同的出版社同时把目光投向余华,背后是不同的出版心态和取向。毕基耶由汉学家坐镇,对文本的选择更多的是基于作品在文学层面上的独特性和汉学家本人的文学审美倾向;而袖珍书出版社则更多的从市场的角度加以考虑,他们更关注作品是否能够对读者构成吸引力。出版策略上的差异使得两家出版社做出了不同的文本选择,毕基耶选择了两部具有“先锋实验”色彩的作品,而袖珍书出版社则选择了作为张艺谋获奖电影原本,更容易吸引大众关注的《活着》。 此后余华作品的出版转移到了以出版外国文学见长的南方书编出版社(Actes sud)。南方书编在1997年出版了《许三观卖血记》③,由此开始了对余华的持续译介,2002年出版合集《古典爱情》④,2002年出版《在细雨中呼喊》⑤,2006年出版《一九八六年》⑥,2008年出版《兄弟》⑦,2009年出版合集《十八岁出门远行》⑧,2010年出版《十个词汇里的中国》⑨。事实上,《活着》的出版虽然借助了电影的影响力,但并没有使余华在一夜之间成为法国大众所熟知的作家。据南方书编远东文学编辑埃娃·沙内(Eva Chanet)介绍,在余华作品出版的初期,销量十分有限,只有500-900册⑩。但南方书编并未因为销售的亏损放弃对余华的译介,相反,他们还继续推出作家早期的一些以语言实验为特征、难以畅销的作品。这是因为他们和毕基耶出版社一样,以汉学家的选择和评价为导向,聘请了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教授何碧玉(Isabelle Rabut)作为“中国文学系列”的主编。南方书编充分信任汉学家的判断,致力于作家文学声誉的长期建立,没有将目光放在短期市场效益上,这为余华在法国的译介建立了一个稳定、高质、良性的平台。 胡可丽和何碧玉对余华的选择,体现了汉学家对其文学才华的认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认可还只局限于汉学界和出版界。直到2008年《兄弟》法译本的问世,余华才开始受到法国主流媒体的密集关注,在法国主流社会和普通读者中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法国社会对余华的阐释和接受由此呈现出两个互补的维度:一是汉学界以《兄弟》之前的创作,尤其是余华早期文本为基础,对其进行的分析解读;二是主流媒体以《兄弟》为主体对其做出的评价。它们共同构建了余华在法国的文学形象,与中国文化内部对余华的评价既有相通之处,又有相异之处。 胡可丽:余华笔下令人不安的现实 胡可丽为《世事如烟》法译本撰写了一篇名为《余华笔下令人不安的现实》的前言向法国读者介绍余华(11)。她在一开篇就强调余华的反传统性:“余华身上没有任何中国传统文人的东西。[……]他在每个方面都是激烈的。他很容易动怒,爆发出笑声或怒气。他完全不像被抹平了个性、礼貌微笑的中国人。”她强调余华文本的严酷,“谋杀、自杀、强奸、人的买卖都在其中发生。疾病和疯狂也如约而至”,认为在《世事如烟》和《河边的错误》中,“理智不是逻辑的,现实比惯常的推理模式所能解释的还要复杂”。余华所呈现的是“一种遵循人们建立的或杜撰的信仰的人类逻辑,这一逻辑在一个声音和视觉的世界中发展”。 胡可丽指出《河边的错误》虽然遵循时间顺序,但在交流中却没有下文。语言也失去了其实际的交际功能,而是像沉默一样,更多的用来展现远离犯罪真相的其他事实和精神状态。因此,《河边的错误》不同于一般的侦探小说,而是对在恐惧和慌乱中挣扎的人们的逻辑进行的卓越研究。《世事如烟》则没有遵循时间顺序,而是在所有人物的印象、梦境和行为中摇摆,杜绝了简单的因果关系,将所有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在这部作品中同样没有遵循理性逻辑,里面的人物行为荒诞,支配他们的唯一真实就是死亡的真实。余华给出了一幅幅与死亡有关的、令人不安的人类肖像,这些人们遵循着征兆和一种也许不可侦破的逻辑在活着。 胡可丽认为《世事如烟》和《河边的错误》这两部作品表现出余华远离中国文学传统,拒绝说教功能和意义的唯一性,他应被归于博尔赫斯、卡夫卡、罗伯-格里耶这样的现代作家的行列。 何碧玉:余华和幽魂纠缠的空间 相较之下,何碧玉对余华的研究更为深入,她长期作为余华作品的编辑和译者,同时也是余华的研究者。她在法国《现代》(Lestemps moderne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达三十多页、题为《余华和幽魂纠缠的空间》的文章(12),对余华的创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篇文章也是法国汉学界对余华最系统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