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3)10-0003-06 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migration)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核心,当劳动力流动到更高价值的社会岗位时,也就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力资本理论将流动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当个人或家庭能够通过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来改善其生活状况时,就会倾向于发生流动行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Sjaastad是第一位将人力资本理论正式应用于劳动力流动研究的学者,他在1962年发表于《政治经济学》上的文章指出:“流动是一种具有成本和收益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为解释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也为今后研究流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有效的工具。此后的很多学者都致力于在此框架下分析流动的决策因素以及因流动而引发的收益。 国外很多研究证实了地区间的流动或迁移会增加流动者的终生收入(Wertheimer,1970;Borjas,1994),且一些研究估计流动的报酬率在10%-15%之间,大致等于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Keith & McWiliams,1999)。然而,较高的平均收益率并不代表所有的流动者都会得到正的收益率,这种流动决策是建立在预期净收益基础上的决策,而且多是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因此预期净收益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此外,流动能带来更多的终生收入,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流动后的前几年就可以获得这种收益(Grant & Vanderkamp,1980)。 大学生的区域流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的一种,不管是以就学还是以就业为目的流动,都可以看作是成本—收益框架下个体效用最大化的一种决策行为,因此也就有可能产生人力资本的初期回报。研究表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通常能更全面地了解各地的就业机遇和工作机会,更好地估计自身的能力、与某项职业的匹配以及流动所需发生的费用等,因此他们的流动行为会比受教育较少的劳动者具有更多的收益(Schultz,1961)。 目前我国针对流动收益的研究很多,但大多局限于针对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群体,比如农民工的城乡流动(赵耀辉,1997)、劳动者的工作流动(吴克明,2008)等,而针对高校毕业生迁移就业收益的实证研究非常少,且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岳昌君和周俊波(2005)利用2003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本专科毕业生的流动收益,发现跨省就业的毕业生起薪显著高于本省就业的毕业生。其后岳昌君(2011)对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研究再次证实了多种流动类型的毕业生均能获得比不流动群体更高的收益。而李锋亮等(2011)针对2007届硕士毕业生的实证研究则发现:除了跨籍就业能够给硕士毕业生在起薪上带来显著的正向收益外,跨学就业、既跨籍又跨学就业的收入效应都不显著。 总的来看,国内对流动与收入关系的研究均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流动的内生性。流动的群体代表了一个积极选择的群体,与那些留在当地的人相比,通常他们更有野心、具有更强的工作意愿、更高的受教育水平,会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更好的表现(Chriswick,1978)。因此,流动的内生性可能掩盖了流动与收入之间的真实关系。当把收入作为因变量而把流动作为自变量纳入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时,就会破坏模型的假设条件,从而产生非一致的估计。 为此,本研究将在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下,利用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种计量经济模型解决这一难题,从而深入探究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流动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 二、调查数据及研究方法 1.调查数据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2009年6月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调查包括东、中、西部地区14个省份的28所高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西部地区包括广西、贵州和新疆。其中“211”重点高校9所,一般本科院校14所,专科及高职院校5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1753份,其中已经确定工作单位且填写工作起薪的样本共计7105人,那些调查时未确定工作去向的毕业生(包括待就业、升学、出国、不就业拟升学)以及未报告工作起薪的毕业生则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 为了剔除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干扰,本研究还对收入变量进行了剔除极端值的处理①,数据清洗后的样本总量缩小至6,904。剔除极端值后被调查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为2,185元,其中,男生平均工资2,311元,高于女生的2,008元;研究生平均工资最高,约为3,572元,本科生次之约为2,195元,而专科生最低,仅有1,413元;进入国企和三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最高,约为2,499元,其次是事业单位和机关,平均工资最低的是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及其他类型的企业,仅为1,706元。因此,这些类别都可能是影响毕业生工资水平的重要变量,在研究流动的收入效应时都需要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回归方程。 2.研究方法 关于大学生区域流动行为的概念,不同文献均做出了不同的定义(马莉萍,2009)。在本研究中,就学流动是指大学生离开生源地所在省份到其他省份就读大学;如果在生源地省内就读大学,则认为未发生就学流动。就业流动是指大学毕业生离开院校地所在省份到其他省份就业;如果在省内就业则认为未发生就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