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13)03-0030-12 [修回日期]2013-05-04 在哲学思想史和科学文化发展史上,提出具有文化战略意义的时代难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高歌猛进,但在教育领域却步履蹒跚,阻力重重。教育是为未来世界培养人才的,最应该也最需要具有超前性。然而,在近现代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教育的变革却明显滞后于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相关领域,这是一个令社会难以容忍的“二律背反”……面对这样一个时代难题,置身其中、受害最大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工作者似乎无动于衷、甚至显得麻木,而具有战略眼光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IT界大师们对此不仅敏感,而且焦虑。(桑新民等,2012) 一、发人深省的“乔布斯之问” 2011年10月5日,56岁的苹果公司灵魂人物乔布斯去世。消息传出后立刻引发了全世界各方人士广泛的哀悼和惋惜。悼念他的文字在全球各大媒体中铺天盖地,其中有这样一条西方式的幽默流传甚广:上帝派乔布斯来到这个世界,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件自己喜好的IT产品——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他的使命完成了,上帝就把他招回去了。对乔布斯作这样的评价一点也不过分,就连当年已85岁高龄的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对他发明的iPad2也爱不释手。然而,幽默的编造者和传播者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乔布斯是带着内心深处最大的困惑和遗憾——教育如何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离开这个世界的,这是乔布斯临走之前提出和留给当今世界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难题,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乔布斯之问”。 在乔布斯去世前不久,有过一次与比尔·盖茨的会面。在这两位IT巨人“诀别”的对话中,教育的未来成为他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乔布斯问了些关于教育的问题,盖茨描述了他对未来学校的设想——学生们自己观看讲座和视频课程,而课堂时间用来讨论和解决问题。他们一致认为,迄今为止计算机对学校影响小得令人吃惊——比对诸如媒体、医药和法律等其他社会领域的影响都小。盖茨说,要改变这一点,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必须致力于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课程并提供有启发性的反馈。”……“乔布斯还有很多想法和项目要付诸实施。他想颠覆教科书产业,为iPad开发电子教材和课程资料,拯救那些背着沉重的书包蹒跚而行的学生们的脊柱。”……(沃尔特·艾萨克森,2011) 我们可以把“乔布斯之问”用一种更具挑战意义的方式来表述:“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如此深刻的教育战略问题,按理说应该由教育专家提出来,但结果“上帝”却偏要让教育家对此沉默,反而要借他所偏爱的“IT才子”之口,提出这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文化难题。这绝非偶然。众所周知,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是在当今被认为教育质量最高的美国名牌大学本科低年级阶段退学的,他们共同而独特的教育经历、体验和与众不同的果敢选择,对这两位涉世不深的青年人来说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们当时所承受的压力和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不理解,局外人是很难想象的,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则肯定是终生难忘、挥之不去的。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有能力将这种大多数青年人所未曾经历过的痛苦、沉重之教育体验和文化“情结”,转化、升华为他们在IT领域效率极高的开拓性学习、艰苦创业之永恒不衰的内在动力。他们以自己毕生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当时选择的正确性,也由此向世人展现了信息时代优秀人才在现行教育体制之外成长发展的另一条希望之路。 大多数教育家显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现实,也不敢面对和正视这样的现实。许多人拼命解释和强调,这只是极少数偶然的个案,绝不能倡导和效仿。这种观点可能有其道理,但绝不应该成为为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教育严重异化辩护之理由。这种教育的异化,是将工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延伸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方式中,在机械灌输和标准化考试的教育“流水线”上,将无数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学子“制造”成整齐划一的“标准件”,扼杀了其创造性和鲜活个性。当年的盖茨和乔布斯以超出常人、常理的大胆选择,对这种异化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抗争,“命运之神”支持了他们,三十多年后,他们选择的教育之路、创业之路不仅成功,而且辉煌,但他们显然不满足于这种成功和辉煌。“乔布斯之问”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呐喊,其抨击的绝不仅仅是现行教育体制,而是所有与当今社会人才选拔、培养、任用密不可分的制度、政策和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因为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严重异化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之强大惯性,不仅阻碍了IT在教育领域创新发展的步伐,而且会拖住整个人类文明步入信息时代的后腿。 我们还可以用历史的眼光更深刻地揭示“乔布斯之问”的价值。 当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工业文明的“掘墓人”。工业革命拓展、替代了人的肢体和能量,解放了人的体力,但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和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却使人的“脑力”不堪重负。为解决这一时代困惑,人类创造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处理信息的“大脑”外化,这是一场以解放人脑为目标的智力革命。这场革命虽然方兴未艾,但却已经使几乎所有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令人遗憾的是,唯独在教育领域收效甚微。(桑新民等,2012)这难道不是一个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斯芬克斯之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