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更直接贡献于国家竞争力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压力。为回应这一挑战,许多欧美国家把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确立为主攻方向,引发了人才培养目标、理念和政策等一系列关键转变。这一进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有密切关联,当近50%的适龄青年可以进入大学学习时,大学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的比重大幅增加,他们在更广范围和更多层面承接就业岗位,从整体上影响就业市场和产业发展。就业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表征,就业力理论也成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的重要分析框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10余年的扩张并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型,就业力理论及实践也开始得到更多的引介和关注。 就业力理论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来源于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在进入高等教育管理后,实质上形成了一个需要重新构建理论基础的交叉领域。尽管大学生就业力的政策关注度很高,研究大学生就业力的学者也越来越多,但是他们面临的共同难题是概念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对于“大学生就业力是什么”这一最基本的研究对象界定问题,存在多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观点,缺乏适用性的理论框架。由于概念内涵不明晰,测量准确性也就难以保证,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力理论发展的主要障碍。本研究综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的演化和现状,从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等教育管理相结合视角出发,以大学生培养过程为核心,提出一个更具一般适用性的大学生就业力概念性定义,并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可测量的操作性定义,期望通过明确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形态及测量,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力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就业力之所以成为重要政策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各方面均感受到作为高等教育“产品”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能力鸿沟”。因此,许多政策性研究将大学生就业力定义为核心职业技能①。英国高等教育调研委员会1997年发布的迪尔恩报告指出,最有效的定义就业力的方式还是提供一个核心技能清单,这一清单应体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使毕业生能够对自身能力状况和发展目标做出清晰判断。在该报告中,大学生就业力被界定为数字运算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四大核心技能②。在核心技能概念基础上,有些研究进一步强调就业力应是超越学科专业知识、对胜任各类工作都必不可少的某些通用技能,或称可转换技能。然而,核心技能或可转换技能的界定引发很多质疑。Hinchliffe(2002)认为在日益多元化和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中,除了环境变化适应能力本身,也许并不存在任何情境下都有效的所谓可转换技能③。有些学者则认为就业力的内涵应比核心技能或可转换技能更为广泛和复杂,就业力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实现就业的可能性,是大学生培养和发展的综合性成果,就业力来自于整体性学习,其中也包括学术知识训练所带来的价值④。 Hillage和Pollard(1998)评价就业力定义如同“变形虫”,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就会有不同含义。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尽可能整合已有观点,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即“就业力是个体实现初次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就业的能力”⑤。这一定义在此后研究中获得了较多引用,国内学者研究也经常引述。Brown、Hesketh和Williams(2003)认为这一定义虽然具有抽象形式完整性,但它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大学生的就业水平要受到区域、国家乃至国际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关键性影响,而不仅仅是能力问题。就业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不仅表现为个体能否满足特定岗位要求,而且取决于如何超越其他为数众多的求职者。许多雇主的招聘决策并非完全建立在客观能力评估基础上,雇主往往对某些专业、学校或具备某种背景的毕业生有偏好,从而使另外一些能力相当的毕业生处于系统性劣势。因此,他们提出就业力应该定义为“找到和维持就业岗位的相对可能性”⑥。Cai(2013)也认为雇主对大学生就业力的评价除了与学生自身条件相关外,还要受到学历、毕业院校等信号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和市场环境等外生因素影响⑦。 大学生就业力定义之所以众说纷纭,与就业力理论已在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经历一个长期演变过程有关。在这一过程中,就业力内涵从最初的“可雇用者”到后来的“胜任能力”,其间经历了至少七个发展阶段,这些观点对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界定都有一定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同定义视角⑧。但经过深入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不同定义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一类定义将就业力视为就业的结果,包括大学生毕业后获取工作的难易程度、就业质量和稳定性等等;另一类观点则倾向于把就业力理解为教育的成果,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和观念等方面的综合提升与持续成长。 要清晰界定大学生就业力,尤为重要的是要把影响找工作的因素与影响有效胜任工作的因素区分开来⑨。就业力不等于就业,形成就业力的过程也不同于就业过程,就业是在某一时点上的一种状态,而就业力则需要在长期中积累、显现并发挥作用。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就业力也不仅是招聘时的表现,同时也是贡献于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一起发展的潜力⑩。同时,大学生就业力也要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就业力,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可能不再是“社会精英”,但仍是劳动力结构中的高端群体,他们吸收了较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也被期待能为组织和社会创造更多附加价值。这一群体的就业状况虽然也要受到劳动力市场供求数量的影响,但又不能依赖供求均衡框架进行分析。大学生就业在某些阶段表现出的数量过剩,其实质往往是“能力短缺”。从劳动市场角度看,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能够创造高附加价值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本身就是为社会创造新就业机会的源泉,而把就业力不充分的毕业生推向劳动市场,硬性消耗就业机会,最终导致就业愈加困难且愈加难以解决。据此,我们可以推论大学生就业力的核心内涵就是体现大学生群体人力资本的独特性。根据这个核心内涵,在对现有大学生就业力定义进行甄别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所采用的定义:“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技能和个性特质等一系列个人发展成果的组合,这些成果能够使大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较快实现就业并在所选择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