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张慧瑜 时间:2013年6月20日 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334会议室 张慧瑜(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美国想象。从题目看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当代,一般来说,当代有两种用法,一种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当代”指与现代中国不同的社会主义历史;另一种是1978年以后,指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第二个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90年代市场化改革以来在大陆逐渐兴起的,目前已经成为最主流的文化形式。第三个是美国想象,美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而是代表着一套价值观和生活理念,甚至我们经常所说的“西方”、“世界”,其实基本上指的就是美国,大家对美国都不陌生,美国就像一个售楼处的样板间,是某种理想的范例展示。 选择这个主题,与今年上半年的几部国产电影有关,分别是《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中国合伙人》。这几部电影都是中小成本,投资在5000万上下,票房却都达到了5亿或7亿以上,这在中国电影市场是很少见的现象。我个人最喜欢《致青春》。这三部电影都和美国想象有关。《北京遇上西雅图》直接向1993年的一部美国电影《西雅图夜未眠》致敬,一部美国电影能够如此内在地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记忆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这部电影中的女主角不仅要从北京到西雅图,更要从西雅图到纽约的帝国大厦,只有在帝国大厦才能遇到真正的爱人。《致青春》里虽然没有美国影像,但女主角爱上的两个男人都选择去了美国,因为美国意味着男人的成功,意味着美国梦的实现。《中国合伙人》就更不用说了,整部电影的主题就是它的英文片名“American dreams in China”——美国梦在中国。这部电影让很多人想到1993年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90年代初期北京人只能去美国、去纽约、去曼哈顿实现美国梦,《中国合伙人》则告诉我们,其实在中国、在北京、在中关村就可以实现美国梦,不用跑那么远了。 1949年以来,美国是中国当代文化的很重要的参照,50到70年代,美国是美帝、纸老虎、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大本营。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又成为蔚蓝色文明、西方文明的代表。这30年来,我们对美国的情感可以说是爱恨交织,很像恋人的关系。就像《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梦里,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可是“爱之深,也恨之切”,1996年出现了一本书——《中国可以说不》,中国可以向谁说不呢?主要是向美国说不。到1999年出现了“五八”炸馆事件,《中国合伙人》也用了这个情节——他们把到美国华尔街上市,转喻为中国人争夺面子和尊严,这也是民族资产者经常讲述的爱国情。我的开场白就到这里,今天的主题非常宽泛,可以从电影、文学、思想、社会等不同角度来展开,请大家畅所欲言。 李云雷(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从《北京人到纽约》播出,到现在的《中国合伙人》,正好二十年,我们可以看到这期间的种种变化。并且我们看现在的文学作品里对美国的想象,跟大众文化表现不太一样,就是说现在海外中国作家写中国跟美国的关系,会有这样一些变化。首先,中国人现在去美国,不再是一定要融入美国社会,他会强调中国文化的一面,强调中国人在美国创业,改变美国的规则,从这样的角度去写。其次,在写到中西文化对比的时候,会更加重视中国文化,比如说讲中国人的亲情,讲中国人的那种人和人之间温暖的关系——这在80年代会作为一个负面因素来看待,比如“酱缸文化”、“黄色文明”等等,但现在是用一种正面的眼光去看,相对于美国来说,将中国文化当做另一种文化,也有其合理性。如果说80年代看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是“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把美国看做文明,把中国看作愚昧,但是现在,至少是“文明之间的冲突”,是我们跟西方的不一样的另一套价值观、人生观,会有一个比较正面的呈现。但这样的倾向,在这几部电影里没有表现出来,我们可以作一个对比。 另外值得深入讨论的是从90年代以来直到现在民族主义兴起的过程。刚才慧瑜也提到几个关键点,比如说《中国可以说不》,99年的南斯拉夫炸馆事件,还有2008年奥运会前后的事情,还有《中国不高兴》,这样一些重要事件,也勾勒出9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的脉络,一种逐渐清晰的意识。首先是在知识界被提出来,然后在社会领域里逐渐被大家普遍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怎样看待民族主义?中国的民族主义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也有值得反省的地方,尤其是随着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我们怎么看中国民族主义将来的发展。我们在重建中国在文化上的主体性的同时,对民族主义可能的负面因素——比如以民族主义遮蔽阶级分野,或者民族主义转化为帝国心态——要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和反省精神。 张慧瑜:我觉得云雷说出了今天谈论美国想象的一个大背景,就是中国崛起,正是因为中国崛起才会出现中国人和美国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区分的问题,这也涉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问题。 石一枫(《当代》杂志社):这几部电影我还是比较喜欢《北京遇上西雅图》。从电影技术的层面,我觉得做得它最好。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个看待美国和中国的新视角,这种视角新在哪里呢?我们也可以从比较早的作品来梳理一下。 简单说就是中国人写美国的作品。最早流行的像《北京人在纽约》,还有《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北京人在纽约》在90年代初期特别被中国人喜欢,当时我记得《北京晚报》还专门连载了,一下子引起了很大轰动,很快姜文就拍了电视剧。那个时期的文学也好,影视也好,所表现的美国,往往立足于一个基准点,就是“告诉你一个真美国”。80年代的时候,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个美国,但是我们不知道美国是什么样。《北京人在纽约》也好,《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也好,这些东西都号称“告诉你一个真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