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3)04-0001-10 跨文化研究中目前最有影响的理论也许是后殖民理论,因为跨文化研究,尤其是东西方研究,绕不开殖民主义、殖民主义遗产和新殖民主义。虽然殖民主义早已成为历史,但世界范围的去殖民化大业远远没有完成①,因为政治上的去殖民化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完成,但要去除人们头脑中的殖民主义影响不是一两代人所能完成的。而且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殖民主义在后殖民时代呈现出一种堪称新殖民主义的趋势,这就是去殖民化尚未来得及根除的精神殖民和知性殖民,这两种殖民已经深入到前殖民地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后殖民时代的文化殖民。由于精神殖民和知性殖民涉及的是不易为人们所感知的精神领域,我们必须探讨其深层的内在逻辑。笔者认为,精神殖民和知性殖民的内在逻辑就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无意识。但广义的文化无意识并不仅仅对第三世界的人民而言,它也涉及前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的人民。因此,尽管文化无意识是一个产生意识形态的思想机器,但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中性的文化心理结构,由此产生的意识形态内容会因人种、国别、族群、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并对跨文化研究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本文旨在对这一深藏不露的文化心理结构进行深度探索。 “文化无意识”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自从精神分析理论开始应用于文化研究,它就成了一些精神分析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研究者偶尔使用的术语,但很少有人对此下过清晰的定义,而且,现有的文化无意识的概念基本上都是心理学的概念,尚未彻底转换成一个真正的文化研究概念。《诺顿理论和批评文选》一书的“导论”顺便提到了这一概念:“[文学]传达的知识是‘文化无意识’的知识,——也就是集一个民族和时代的历史话语、象征、代码、本能、欲望和冲突等方面的特征于一体的档案。”[1]令人遗憾而又可以理解的是,诺顿文选的前言只是提到这个概念,并没有进一步阐明。依笔者之见,文化无意识必须关注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即文本和文化现象的意义是如何在政治、种族、阶级、性别、性取向等意识形态问题影响下产生、流通和消费的,只有如此考察文化无意识才具有文化研究的意义。 文化无意识虽然植根于历史和文化之中,但它的运行方式与精神分析的无意识是相似的。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一种动态的心理功能,也是欲望、情绪、思想、记忆的一个仓库,它作用于我们有意识的生活,而又在我们的意识之外。文化无意识如果只是作为心理功能,那么笔者的观点就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去不远了。但我对文化无意识的认识与弗洛伊德有所不同,最基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无意识的形成、内容、形式和影响等方面。我所观察到的文化无意识现象,不仅是一种心理功能和被压抑的记忆和情感的表现,更是一个以不知不觉的方式产生有意识的认识、观念和价值判断的思想机器。形式上,文化无意识的概念是一个有意识结构和无意识结构的矛盾组合,带有明显的意识结构自觉性。内容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始终包含一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的、负面的和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因为它的内容具有不被社会、道德、审美所接受的本质属性。而在笔者看来,文化无意识的内容始终是备受尊重的,因为它是构建在所谓常识和普遍价值之上的,几乎是一种意识形态。 在跨文化研究中,文化无意识是以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跨文化互动为基础的。这种交互作用可以分成理想的调节作用和不尽如人意的调节作用。前者主要涉及西方人和殖民者,涉及后者的大部分人是被殖民者和非西方人。对于被殖民者来说,文化调节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内容和形式有相似之处,主要在于它是由被压抑的记忆构成,这种记忆源于被征服、羞辱、虐待、挫败的惨痛经历。这些记忆被转换成痛苦、焦虑或自卑的心理状态。而对殖民者来说,文化调节涉及的是前往异国情调的地方旅行,征服异族的土地和人民,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享有物质繁荣等留下的积极记忆,这些记忆转换成外向、自信、文化优越感和统治欲望等心理状态。笔者所描述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文化互动,其积极和消极的文化调节作用可能还有些过于简单和本质主义的倾向,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无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一、概念辨析:“文化”与“无意识” 从本体上说,文化无意识源自文化和无意识在历史一精神层面的融合。虽然它不是这两个现存概念简单的叠加,但是理清它与“文化”和“无意识”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文化无意识这个整体概念是很有帮助的。首先我们来看看它与无意识的关系。“无意识”原本是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如今已广为人知。弗洛伊德在他早期的理论中把无意识看做“本我”,是受压抑的本能欲望在期望的对象中寻求满足,其中大多是属于不被社会和道德所认可的性本能的范畴。劳伦斯曾指责弗洛伊德把无意识描述成一个深不见底的、充满了乱伦欲望的地窖;他认为无意识是创造之源,是生命本身的另一个符号,并强烈要求将其重新定义。[2]卡尔·荣格也不认同弗洛伊德对于无意识的消极理解,特别是对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本能的做法不以为然。由于各种指责和重新定义,后来被人们广泛认可的无意识定义为:一个充满欲望、情感、思想和记忆的储存库,以超出我们意识之外的方式影响着我们有意识的生活。[3]笔者的文化无意识概念是根据后来对于无意识的重新定义而形成的。从根本上说,笔者所观察的无意识是一种由不可见的力量操纵的文化心理结构,它无意识地影响、塑造并控制着人类生活中的文化活动。通俗地讲,文化无意识中的“无意识”就是人间戏剧上演的看不见的导演。 探讨了无意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无意识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对于无意识的影响。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说:“文化,是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词语之一。”[4]在现有有关文化的诸多定义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指一个文化、社会或族群的物质和精神状态的一个静态概念,包括如威廉斯所说的“思想的普遍性状态或者习惯”、“在整个社会中精神发展的普遍状态”、“艺术的整体”,以及“生活的总体方式,包括物质、智力、精神方式”。[5]二是指人类发展过程的一个动态概念,如威廉斯的研究表明,它包括原初的“培育自然生长物”和“后来经过类比转而指人类训练的一个过程”。威廉姆斯指出,“文化的概念基于一个隐喻,即自然生长物的培育。确实,不管是隐喻还是事实,重点必须置于生长物之上。”[6]笔者受威廉斯的启发,把“文化无意识”中的“文化”构想为自然生长和人类发展之培育。因此,在笔者的“文化无意识”概念中,虽然“文化”是一个形容词,但是它保留了自然生长和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其原有的培育之意。笔者的概念在汉语的“文”这一概念中可找到一定的对应。作为一个名词,“文”的字面意思是通过模式而被转变的状态;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汉语中有几个与之相关的词语:(1)“风化”,字面意思是“通过风吹改变草的状态”;(2)“教化”,意思为“通过教授已被确立的仪式和准则去约束、规范人类生活”;(3)“文化”,意指“通过范例和行为方式的典例去转变”。在这些意义中,汉语中的文化和威廉斯定义的文化相似,都是“正确的了解”(right knowing)和“正确的行为”(right doing)。[7]因此,“文化无意识”中的“文化”不仅仅是指文明的物质形态,还指社会在绝对的、有意识的形态中影响人类生活的动态过程。就此而言,文化无意识概念也可看做“经过教化的无意识”(cultured unconsciousness)或者是“经过培养的无意识”(cultivated unconscious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