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保守党是英国的两大政党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政党之一。如果从其前身托利党成立(1680)算起,保守党应该有300多年的历史。不仅如此,与其他政党相比,保守党又是英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自1900年以来,保守党执政多达60余年,其中单独执政47年,共六次,反比工党单独执政30年,共五次,自由党共九年,仅执政一次。由此可见,保守党单独执政的时间超出其他两大政党掌权时间的总和。 这期间,保守党虽然也曾多次出现危机,包括1997年至2010年长达13年的危机,但它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2010年5月,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开启另一段的执政历史。促成保守党“老而不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身的保守特性与英国的社会传统相吻合、英国选举制度对小党有利的优势、政敌的分裂与失误等等。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保守党在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以及党组织的高度凝聚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保守党并不保守 保守党之所以历经沧桑,老而不衰,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首要原因是理论体系的非教条性和政策的灵活性。人们谈论起英国保守党,自然很容易地把它与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联系起来,认为保守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保守的,内外政策势必僵化而缺乏弹性。其实,这是一种相当偏颇甚至错误的观念。恰恰相反,与英国的其他政党如工党、自由党、自由民主党及共产党相比,保守党的理论和形态最具开放性,其内外政策最为实用主义,有学者用“非教条性”、“发展性”和“兼容性”来描述保守党的理论。① 保守主义理论起源于19世纪初的托利主义,此后先后经历伯克主义、迪斯雷利主义、新保守主义及撒切尔主义等不同称谓。②这诸多不同的称谓表明,保守党在坚持其核心理念的同时,折射出其在历经英国社会变迁后的理论调整和变化。托利主义是反映托利党人最初维护王权和封建贵族统治的理论。它主张维护英国的传统社会秩序,反对革命和剧烈的改革,尤其是在改革浪潮来临时,托利党逆势而又缺乏对策,顽固保守,始终把托利主义当作灵丹妙药,仇视任何新生事物。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思想显然已经落伍,导致保守党内出现分裂,各派矛盾激化,组织失去活力。1833年,罗伯特·皮尔及时地提出了“新保守主义”的概念。新保守主义在强调维护现存政治制度,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同时,也应支持当时必要的改革法案,只是要求这种改革必须小心谨慎,避免用过激方式。这一思想恰好与当时的辉格党政论家埃德蒙·伯克的观点不谋而合,因而被称为伯克主义。伯克在反思法国大革命的基础上告诫自己的同胞维护本国等级和地位差别等基本政治秩序的必要性,如果迫不得已需要变革,那也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打破旧有的正常秩序,不能引起社会的动荡。自此至19世纪70年代之前,伯克的观点反而被保守党所接受。这样,伯克主义成为保守党长时期内的思想准则。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新兴的中产阶级选民不断增多,工人阶级日益壮大并有了自己的主张。与自己的竞争对手自由党相比,保守党的政策主张和理念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而在竞争中经常处于被动局面。这时,以本杰明·迪斯雷利为代表的保守党领袖集团则能善观形势变化,改革保守党的理论基础,在继续强调传统的维护国家体制和秩序同时,主张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关心人民的利益。这一理论调整改变了伯克主义的不信任人民的偏见,进而被捧为“深得民心的保守主义”。不仅如此,迪斯雷利还迎合时代潮流,推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措施。1867年,迪斯雷利政府进行宪法改革,赋予许多工人以选举权;1874年颁布了工厂法,1875年又颁布了《公共健康和手工业工人住宅法》等。迪斯雷利的这些改革,使得保守主义重获活力,为日后保守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保守党又经历一次重大的理论调整。战争结束之际英国举行大选,满以为稳操胜券的保守党及其党魁丘吉尔却遭受意想不到的失败。丘吉尔及其同僚踌躇满志地认为,保守党刚刚领导英国赢得战争的胜利,功勋卓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赢得选举胜利毫无悬念。但保守党人万万没有想到,英国选民并不领情,因为这时英国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国内和国际政治流行的思潮是社会主义及经济上的凯恩斯主义,保守党的政策主张显然已不合时宜。失败的残酷教训促使保守党人反思,结果保守党接受了工党主张的凯恩斯主义和社会福利政策,使得战后英国政治史上出现了两大党在主要政策上特有的“共识政治”。1951年,保守党重返政府并连续执政13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次政策的调整。20世纪70年代初,“共识政治”不再奏效,保守党的中坚力量要求改弦易张。1975年,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当选为保守党主席,下令成立一个“经济建设小组”,更新党的政策。1977年该小组制定了一份题为《经济成功之路》的文件,放弃了曾影响英国经济政策多年的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成为时尚。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为英国首相,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改革措施包括控制通货膨胀,改革税制,推行市场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社会福利,严厉打击工会组织等。媒体和学界将撒切尔的这些改革政策和理念冠名为“撒切尔主义”。 撒切尔主义政策实施后不过数年,以“滞胀”为主要症状的“英国病”得以治愈,英国经济发展速度再次居于西方国家前列,保守党也凭此政绩连续四次在大选中赢得胜利,执政时间长达18年,创下了英国政党四次独立执政的历史记录。但是由于该政策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及私有化措施,结果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分化,且随着其任期的增加,客观上也造成保守党在思想理论上因循守旧和缺乏创新,党内矛盾丛生,危机四起。这时,在野十几年的工党在经历痛苦的转型之后,在新生代领袖托尼·布莱尔领导下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理论,旨在极端保守的撒切尔主义和旧工党的社会民主主义之间走中间道路。在第三条道路指引下,英国工党改造为新工党,从1997年到2010年,连续三次赢得选举胜利并单独组成政府,一度使得工党达到巅峰,创造了工党选举和执政的历史记录。此时的保守党则陷于全面低谷之中,党内分裂倾向严重,党的肌体缺乏活力,党员队伍日益萎缩,失望情绪弥漫,给人一种“沉闷守旧”的不佳形象。工党执政的13年,是保守党备受煎熬的时期。在经历过数次选举失败和领袖更迭后,保守党最终推出了眉目清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生代领导人戴维·卡梅伦。鉴于撒切尔时期推行的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和工党借鉴保守党经济与社会政策成功经验,卡梅伦对保守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在意识形态、党内民主和社会管理等方面调整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在坚持传统实用主义的同时将党的政策立场定位于中间偏右,打造现代而又亲民的政党新形象。2010年5月,卡梅伦不负众望,在选战中击败工党。但由于在议会中不占绝对多数,保守党毅然放弃意识形态的纯正,坚持传统的实用主义,甚至与本党意识形态具有差异的自由民主党组建联合政府,摆脱了十几年来保守党屡败屡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