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在C手稿①中对世界作了多层面、多维度的表述,所获得的理论成果也是丰富多样的。为了理清胡塞尔的思路,笔者以胡塞尔本人的术语为依据,把世界分为“自然历史”的世界和“精神历史”的世界,并分别论述其构成方式及其与自我的关系。 首先来考察一下“自然历史”概念。在胡塞尔的术语使用中,“自然”有时作为“硬核(Kern)的自然”出现。关于这个“硬核”,胡塞尔指出:“这并不是说,在一个历史序列中首先存在着单纯的自然,它首先带有躯体性的身体、作为纯粹的物体而存在,然后才出现行为,才发生一个来自实践的精神世界。可是,在这里,在所有的作为在世间被构造之物这里,一个单纯的自然硬核确实先行存在着,它可以通过对全部客观精神的述谓的抽象‘消除’而呈现”。(Husserl,2006,S.402.胡塞尔德文文献仅标注年份及页码)这个意义上的自然是尚未成为对象或尚未个别化的自然,它还没有作为对象的充盈而存在,还没有进入到世界之中。实际上,这样的自然就是胡塞尔所说的质素(Hyle)或原素(Urhyle)。(参见方向红,2010年,第30-35页)按理说,这里的自然应当与世界无关。然而,在“最低级的‘自然’或‘世界’统觉已经出现”这样的说法(2006,S.335)中,胡塞尔显然又在“自然”与“世界”之间画上了等号。 更多的时候,胡塞尔讲的“自然”是世界意义上的自然,是对象、物体、身体已经出现的自然。②在下文中,笔者把“自然”当作“世界”的一个维度看待,而第一个意义上的“自然”概念则直接用“原素”来代替。关于“自然历史”,我们可以一般性地指出,它是“自然”和“历史”两个概念的结合,胡塞尔用它来强调世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也处于不断的生成和成长之中。 现在从自然的诞生问题开始。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必然要求我们对自然或世界在诞生之前的状况作出描述,但这看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如何还能忆起我们在构造世界之前所面临的环境?胡塞尔明确地指出:“事实上,我的回忆无法进入到一个前世界的状态中去”。(2006,S.353)之所以无法做到这一点,其原因在于,回忆总是在一个“活的当下”中对另一个已经过去了的“活的当下”的回忆,而任何“活的当下”总是一个构造后的结果,不是构造前的现象。回忆对这一任务是无能为力的,不过,为了再现前世界的景象以及对它的源初的构造过程,现象学并不需要一种特殊的记忆术,它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胡塞尔称之为“现象学的考古学方案”(ibid,S.356),其内容如下: 把处于普遍的、现实的和可能的经验、我们的经验之中的世界以及自然还原到我自己的普遍经验的世界和自然并由此还原到我的每一次的、个别的现实经验和可能经验的世界和自然,即还原到在我的内时间性之流中的世界和自然——而我的经验每一次恰恰都作为“体验”而出现在这种时间性之中。(ibid,S.357)可以看出,这个“考古学方案”其实不过是“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的另一种表述而已。从交互主体的普遍性到个体的普遍性,从普遍性到个别性,从现实的经验到内时间意识中的“体验”,在经过了双重的还原之后,一个在世界出现之前的“世界”映入我们的眼帘,它包含两个维度:“(1)……原模态的非我变化、原时间化——在其中对自我来说陌生的、质素的拟-世界(Quasi-Welt)拥有自己的前-存在(Vor-Sein);(2)此外是自我——这个前-世界正是为这个自我而存在,而真正的世界也是通过这个自我的功能或在它的功能之中所产生”。(ibid,S.350) 这段话不仅说明了在前世界中存在着自我和原素两个维度,而且指出了自我在主动的行为与被动的触发中所构造出来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真正的世界”。当然,自我对世界的构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泽菲尔德手稿”的观点,一般而言,它需要经历两个过程。(Vgl.1966,S.237ff;参见方向红,2009年)首先,自我必须在变动不居的体验流中获得具有同一性的对象,即使这个对象还没有任何内容上的规定。具体来说,任何进入体验流的要素都会依次经过前摄、原印象和滞留这三个阶段,并越来越远地移动到意识河流的深处;体验要素或原素在流动的过程中持续地改变着自身,但自我通过意向性的目光在前摄、原印象和滞留的每一个点上都将其把握为同一个东西,把握为“这个”。随着另一个“这个”的出现及其在时间进程的不同阶段上与此前的“这个”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显明,含有意义内容的对象——胡塞尔后来又称之为此在“(Dasein)”——便出现了;然后——准确地说应该是与此同时——自我将“这个”或意义对象设定为现在的“这个”或对象,设定为现在在外面实存着的“这个”或“此在”。对于这样的过程,胡塞尔在C手稿中形象地将其称为“固化”过程:“因此,在原流动的具体现在中,在灵魂中,不仅存在着作为流动的体验要素的原起效的射线、原设定的射线以及滞留的变化本身,而且存在着‘固化的’射线和滞留变化,就是说,固化的现在设定穿过这些变化”。(Vgl.2006,S.2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