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12)04-0057-06 1933年至1934年,国民党对中共中央苏区各主要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双方经过一年多的激战,红军主力遭受了一系列军事失利,不得不撤出苏区各主要根据地,开始长征。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原因主要应归咎于从1930年6月开始的长达4年之久的“左”倾路线,这一点基本上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笔者新近在翻阅《“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一书时,发现一则鲜被提及的“左娜资敌”史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有关红十七师松山战斗失利的真相,也有助于加深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的认识,以及对在中共党内持续数年的“左”倾错误路线的危害的反思。 一、国民党军队手中的“秘密武器” 1934年夏,第五次反“围剿”已经持续了近10个月,由萧克任总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奉令撤出湘赣苏区,准备向湖南中部突围。红六军团下辖红十七师、十八师,各有4000余人,萧克兼任红十七师师长①。红十七师是一支不畏强敌,善打硬仗的红军劲旅。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这支队伍先是在北进破袭南浔铁路时创下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硬是凭3个团的兵力与国民党军46个团周旋,最终获得击溃其中6个团和数十个地方保安团的骄人战绩。回师后,又同红十八师一起在沙市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三旅,活捉旅长侯鹏飞,受到中央军委的传令嘉奖,红十七师的战斗力可见一斑,就连国民党“官修战史”也不得不承认湘赣边的红军武装“以萧克所率第十七师最为强悍”②。此次执行向湖南中部突围,关乎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全局,萧克自是全力以赴。 此时,红六军团的对手、国民党军队何健所部,正处于首尾难相顾及的境地。其属下的第十六师彭位仁部被红军围困于永新,第二十三师李云杰部驻吉安,无暇西顾,第六十二师陶广部勉强维持安福一带,只有第五十三师李蕴珩(李抱冰)部能调遣以解永新之围。于是,蒋介石令第五十三师李蕴珩担任安福、永新之间的建碉任务,以图连成一片,收压缩苏区和消灭红六军团之功效。 为了粉碎蒋介石的战略意图,萧克及时捕捉战机,作出红六军团在永新安福一带阻击第五十三师李蕴珩的部署,设红十八师于金华山,红十七师于松山,一东一西,出其不意,予以重创。1934年7月1日至3日,红十七师与国民党第五十三师一五九旅在松山展开激战,是为松山之战。然而,一贯能征善战的红十七师,此次面对装备和战力相对有限的非嫡系第五十三师(六个团),非但没能再创以弱对强,克敌制胜的纪录,前后只坚持了3天就归于失败。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央有关反“围剿”要实行“单纯防御”、“短促出击”的错误指令③;又有红十七师连续作战的疲劳、弹药给养不足致战斗力减弱;还有国民党军队稳扎稳打,步步紧逼,不轻易跃进的战术等等。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民党军队方面,握有一个掌握红六军团、红十七师相关重要情报的秘密武器。 据当时主攻松山的第五十三师第一五九旅旅长李清献回忆④,松山战斗前他就得到有关松山地情和红军兵力部署的重要情报:松山是安福、永新之间的一座小山,位于永新东北20公里处,东面是崇山峻岭,便于设伏,西面是平地,无险可守。红十七师由萧克亲自指挥,下辖两个团,其中第四十九团是军士队,素质高,第五十一团是桂系李明瑞旧部,装备较好,善于排兵布阵的萧克很有可能将此精锐设伏于松山阻击国民党军队。李清献因此在接近松山前,就下令所部提高警惕,加强戒备与防范。7月1日,李清献第一五九旅在靠近松山时果然发现了山上有红军的踪迹,率先向松山发起进攻。萧克的伏击计划因之落空⑤。是为其一。 李清献还得到关于红军战术的重要情报。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中共“左”倾军事路线奉行“御敌于国门之外”、“苏维埃土地一寸都不能丢”的战略战术,兵力装备又处明显劣势,国民党军队以步步为营缩小根据地的碉堡战术,展开围剿军事行动,屡屡奏效,以至于国民党军队决策者大多将碉堡战术视为打败红军的上策。松山战斗准备阶段,无论是执行蒋介石的指令,还是继续复制过往的作战经验,第五十三师都按部就班,继续实行碉堡战术,行军沿途按布局要求,在重要位置加紧修筑碉堡工事。而此时的李清献又接报:包括萧克在内的红军部分指战员对中央的“左”倾军事指导已有抵触情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红军将领有时仍然会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和打法,国军万不可迷信碉堡战术。这个情报当然引起了李清献的重视,他先发制人,采用包抄战术,以一部兵力经宁家、下边攻松山东麓,另以一部兵力经南田、上塘迂回松山西麓,使红四十九团陷入两面受敌之境。是为其二。 7月2日下午,红十七师在减员严重的情况下,为摆脱被动局面,决定调整部署:令红四十九团暂时撤出松山阵地,与在松山东面协同作战的红五十一团会合于香炉山。3日中午,李部一个团向香炉山发动攻击,无果而退。红军尾追退兵,趁势反击,反攻松山。志在必得的红军,顽强作战,绐敌第一五九旅造成严重伤亡,两个营长阵亡。激战至夜晚,红十七师在人员弹药消耗极大的情况下,不得不停止进攻,撤离松山。也许,红十七师会不解于此次国民党军队为何如此难缠,但在第一五九旅旅长李清献看来,这不过是如愿以偿。因为松山战斗爆发前,他得到了关于红军作战士气高昂,惟有提高国民党军队的士气才能打败红军的建议,为此,李在战前出台大幅度提高官兵伤亡抚恤金标准,以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收提高士气之效。是为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