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2)02-0060-07 海飞,浙江诸暨人,国家一级作家,编剧,著有长篇小说《花满朵》《旗袍》《向延安》等多部,《像老子一样生活》《看你往哪儿跑》等多部小说集、散文集,获得两次人民文学奖,获2004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贝塔斯曼全球华人大赛散文奖等多个奖项,在当代文坛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海飞的创作引起了批评界的一些关注,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不过,相关评论主要是一些书评,略显感性和随意,综合性、深入的批评尚未出现。以笔者陋见,海飞的创作已经成熟,情节编排技巧、思想、语言基本定型,正是严肃的批评介入的最佳时机。 海飞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务农至18岁参军,在江苏某劳改农场服兵役,执行过枪决,这让他在70后作家群里,显得与众不同。与众多的70后的城市书写不同的是,海飞的写作是典型的泥腿子进城,在思想上体现为小农思想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杂糅,而三年的军旅生涯和江南艳情文化则给了他感伤的底色,成就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 中国古代的生产方式,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小农个体经济为其主要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意识即小农意识。小农经济使得个体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这决定了小农意识的首要特点是空间的封闭性,由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小农意识不是把外在自然作为一个客观的认知对象来研究,而是把自然作为一个伦理情感的整体对象来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万物有灵思想。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年复一年地循环,使得小农意识一方面表现出对季节的敏感,一方面又容易产生世事循环观念。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方式追求自给自足,个体联系比较匮乏、单一,缺乏分工合作的体验,因此小农从本质上来说是自我中心的、狭隘的。在我国,小农生产方式长期存在,小农意识代代相因,在今天仍有相当的影响。 海飞16岁开始务农,18岁入伍,“从浙江的农村来到了江苏的农村”[1],长期的农村生活经历奠定了海飞的思想基础。在书写农村方面,海飞是自觉的:“我想我的身体与思想都与乡村有关”,“我在竭力倾听着南方村庄那些植物呼叫的声音,以为自己的文字是对生养我的村庄的虔诚守望。”[2]事实上,农村不但给海飞提供了书写不尽的景物,小农思想也是他不尽的思想源泉,在时空观念、情节设置、意象描写、修辞手法等方面,海飞的小农思想特色都是鲜明的。 海飞小说的空间主要分成两大块:江南村镇丹桂房和杭州。不管故事发生在丹桂房还是在杭州,他的小说人物都落地生根,很少“在路上”,不喜欢到处流浪,空间的封闭性是明显的。在时间上,海飞的小说里充斥着季节变化所带来的情绪起伏,人物对季节变换相当敏感,几乎海飞所有的小说都直接提到了季节。海飞的思想里还有明显的世事循环倾向,这不但体现在他早期创作的一些穿越时空的故事如《后巷的蝉》《美人靠》等里,也体现在他成熟后的创作中,《蝴蝶》里甘草的母亲就和他人私通,《像老子一样生活》里国芬的婆婆也有过私情,“几千年过去了,所有的男女之间的爱不曾改变,兄弟之间的挚爱与杀戮也不曾改变。”[3] 海飞小说中的意象也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其中阳光、雨、菜花蛇、鸟、树、山、蚯蚓等意象反复出现,江南的阴雨构成了海飞小说的缠绵,谢有顺曾精辟地指出海飞“有自己精神扎根的地方——江南的村庄或小镇”[4]。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意象在海飞的笔下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环境,海飞在写这些景物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拟人手法,赋予这些客观事物以生命,像“一棵树站在冬天的萧瑟里”这类的句子在海飞的小说中经常能见到,阳光会叽叽叫,季节(尤其是春天、夏天)则会“汹涌而来”。把无生命、低等生命比喻成高等生命,是海飞最热衷的比喻模式,显然,在海飞的思想里,农耕文明原始古朴的万物有灵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 同时,海飞在状写人物的时候,喜欢把人写成植物,魏淑芬“是一棵移动的杨柳”(《看你往哪儿跑》),慈菇“是一棵努力嘶喊着向上生长的白菜”(《蝴蝶》),唐小丫是“一棵孤独的树”(《医院》)。在海飞的小说里,人的身体仿佛另一种形式的植物,而植物也犹如身体外在的一种形态,这两大领域之间并无明显可辨的界限。身体与植物之间的联系甚至不能看成一种暗喻,而是一种实体的一致,这种观念无疑来自农耕文化中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海飞的女性审美趣味也带有鲜明的小农思想特色。 海飞写了许多漂亮女人,这些女人隶属于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阶层,农妇、医生、艺术工作者、公司业务员、女司机、有钱人的情妇……这样的列举可以拉得很长。但是,在这数以百计的女人当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脸,《像老子一样生活》开篇写国芬化妆,却没有写国芬的眉眼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屁股倒是写了两次。《胡杨的秋天》写了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这个女人是哑巴),除此之外,其他脸部特征就没有了。为了区别起见,海飞也曾经告诉过我们花满朵是瓜子脸,满凤是圆脸(《花满朵》),《青烟》描述过女人的相貌,可惜这些女人被人发现的时候都已死去,她们的相貌只停留在火葬场化尸工的感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