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莫言小说创作的日益成熟,莫言创作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出现了大量的有关莫言创作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文章更多散见于报章杂志,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界对莫言创作的深入研究,为了给学者们研究莫言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对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爬罗剔抉”、编选整理,便成为一项极具学术史意义的工作。作为最早的莫言研究资料集,贺立华、杨守森合编的《莫言研究资料》汇集、编选了大量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且以附录的形式展现了莫言作品发表、出版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索引,既可以为莫言文学研究者继续研讨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也可以使他们在资料查找和检索方面更为便捷,对于深化、拓展莫言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贺立华、杨守森主编的《莫言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年8月第一次印刷。该书大32开本,共444页,37万字,印数4000册,定价12元。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教授为该书题写了书名,著名女画家王颖为该书设计了素朴而又精美的封面,齐涛担任责任编辑。该书目录前为读者提供了十一幅与莫言相关的照片和莫言小说《辫子》的创作手迹,每幅照片下都配置了一些文字性说明,为读者提供了图文并茂的第一手资料。这部资料集是编者历经几年经过认真搜集、整理而成的。编者在1992年6月30日的编后记中明确写道:“几年前,早在动手撰写《怪才莫言》的时候,我们就计划编选一部《莫言研究资料》集,并开始了有关资料的搜集工作。”由此可知,此书从最初着手搜集资料到最后编辑成书经过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 清代文史专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讲,“沉潜者尚考索之功”,作为学术研究中最基础也最辛苦的一项工作,资料的搜集、编选与汇编既需要编选者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学术功力,也需要编选者遵循严格的编选原则。为了充分保证资料研究集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编者严格依据选材要严的遴选原则,从海内外数百篇研究莫言的论文中,认真甄别,仔细权衡,反复筛选,主要收录了1985年至1992年关于莫言研究的代表性文章编辑成书,既显得结构科学、体例严谨,也展现出视野开阔的鲜明特点。就内容而言,全书共分三辑: 第一辑是莫言生平与创作,共辑入相关文章7篇,分别是:1.贺立华的《红高粱歌者的履印》,原载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怪才莫言》;2.管谟贤的《莫言小说中的人和事》,原载于《青年思想家》1992年第1期;3.赵玫的《淹没在水中的红高粱——莫言印象》,原载于《北京文学》1986年第8期;4.杨守森的《作家莫言与红高粱大地》,原载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怪才莫言》;5.张世家的《莫言与我和高密》,原载于《青年思想家》1989年第3—4期合刊;6.莫言的《我与农村》,原载于《农民日报》1991年8月29日、30日、31日;7.莫言的《也许是因为当过“财神爷”》,原载于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12月版《三十五个文学的梦》。 在本辑几篇文章的编选过程中,编者约请了莫言及其亲属、朋友专门为本书撰写了有关莫言生平和莫言作品背景资料的文章,为读者更好地解读莫言创作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成为解读莫言创作的钥匙。如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应山东大学贺立华之约,在《莫言小说中的人和事》一文中对爷爷管嵩峰、奶奶管戴氏、父亲管贻范、母亲管高氏和莫言,对《红高粱家族》中出现的人物曹梦九、王文义、大老刘婆子等人物原型的出身、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以及关于他们的一些逸闻轶事作出了详尽的介绍,对曾经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孙家口伏击战和“公婆庙惨案”的历史史实和真正的高密东北乡的地形地貌与历史变迁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为研究者更为深入地探讨、发掘、理解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原型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也为读者拨去笼罩在莫言身上的层层迷雾,还莫言的本真面影,更好地理解莫言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正如管谟贤所言:“莫言成名之后,尤其是电影《红高粱》柏林得奖之后,人们对莫言及其作品的研究很是热闹了一阵子。有人称莫言为怪才。似乎莫言本身就是一个谜,一夜之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杀上了文坛;也有人把小说与现实混为一谈,凭主观想象或道听途说,把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强加在我们家庭成员的头上写成论文发表,使得我们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家庭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这几年来,一些旧日的同学朋友甚至不远万里来我们家乡考察。其实,莫言是极普通的一个农民的儿子,甚至可以说直到现在他还是一个农民。他爱农民之所爱,恨农民之所恨,与农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作品,不管怎么‘现代’,如何‘魔幻’,在我看来都是再现实不过的东西。它既不是历史,更不是神话,都是极普通的真正的小说。莫言的作品多用第一人称来写,其中不但有‘我爷爷’、‘我奶奶’、‘父亲’、‘母亲’、‘小姑’,而且有时竟将真人姓名写进作品中去,如《红高粱》中的曹梦九、王文义;《筑路》中的来书;《草鞋窨子》中的于大身、轱辘子张球……”① 第二辑是莫言创作研究,共辑入相关研究文章37篇,主要包括五个层面的研究内容的文章: (一)对莫言小说的艺术创新与主题蕴涵尤其是对于生命意识的极度张扬进行研究。主要辑入以下一些文章:1.朱向前的《天马行空——莫言小说的艺术特点》,原载于《小说评论》1986年第2期;2.程德培的《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原载于《上海文学》1986年第4期;3.朱向前的《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邮票”》,原载于《人民日报》1986年12月8日;4.季红真的《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原载于《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1期;5.大卫的《莫言及其感觉的宿命》,原载于《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2期;6.杨守森的《魔鬼与天使》,原载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怪才莫言》一书;7.颜纯钧的《幽闭而骚乱的心灵——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莫言小说》,原载于《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3期;8.黄国柱的《莫言对军事文学的激扬和催化》,原载于《文艺报》1988年6月4日;9.徐怀中等人的《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原载于《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10.丛维熙的《“五老峰”下荡轻舟——读〈红高粱〉有感》,原载于《文艺报》1986年4月12日;11.李清泉的《赞赏与不赞赏都说——关于〈红高粱〉的话》,原载于《文艺报》1986年8月30日;12.蔡毅的《在美丑之间……读〈红高粱〉致立三同志》,原载于《作品与争鸣》1986年第10期;13.冯立三的《祭奠的也应该是能复活的——读〈红高粱〉复蔡毅同志》,原载于《作品与争鸣》1986年第11期;14.罗强烈的《莫言的冲突》,原载于《青年文学》1988年第11期;15.陈墨的《莫言:这也是一种文化——评〈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原载于《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4期;16.夏志厚的《红色的变异——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到〈红蝗〉》,原载于《上海文论》1988年第1期;17.朱珩青的《愤怒,一种新的情感形式的探索——读莫言第一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原载于《萌芽》1988年第9期;18.李洁非的《鬼才写鬼事——莫言〈五梦集〉之四、之五》,原载于《青年文学》1988年第11期;19.丁帆的《亵渎的神话:〈红蝗〉的意义》,原载于《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20.杨守森与贺立华的《说梦:人生之谜的沉思——〈食草家族〉序》,原载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食草家族》;21.香港学者周英雄的《红高粱家族演义》,节选自七十七年八月十七——廿三日中时晚报时代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