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95-1760(2012)02-0128-18 一、研究背景 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和毕业生人数连年持续增加。教育部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余万人[1],创历史新高。但由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双重阻隔[2]等原因,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十分突出:截至2010年6月底,该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2%,高职高专毕业生为43%。[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教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5]探索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意义重大。 “认知①”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大学生就业认知是大学生对于就业或者在就业过程当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现实评价和行动意愿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认知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实际就业行动。因此,探索大学生就业认知问题是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和关键切入点。有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综合素质、职业规划和求职心态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认知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就业认知中的优势和不足[6];也有人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人才需求认知的偏离,并利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在校生与往届生在就业认知方面的差异[7],还有学者基于上海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性别平等就业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8]但总体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认知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已有的相关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没有研究关注具有不同人力资本存量、不同家庭资本存量的大学生在就业认知方面的差异性。因此,本研究将利用江苏省实际调研数据对人力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认知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进行计量检验,希望能为合理引导大学生就业认知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就业认知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本“因素集”(factor sets)和家庭资本“因素集”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人力资本“信号标识理论”(signal identity theory),一般来讲,求职者在择业时拥有的人力资本越丰富,其就业认知也越高,这也符合一般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假说。中国传统社会是以“伦理本位”和“关系本位”[9]为特征的“乡土社会”[10],而家庭则是中国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家庭资本越充裕,其能调动和利用的社会网络资源也就越充裕,而受“惯习”(habitus)和家庭氛围的影响,这些家庭的子女自然对其就业认知也就越高。因此,在当前中国社会背景下,家庭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认知会有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时将循着“自身能力判断→就业形势估计→就业困难认知→就业单位选择”的逻辑轨迹进行,各个阶段的就业认知均可能是人力资本存量和家庭资本存量的“集中映射”(concentrated reflection)。根据以上理论推理,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一: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显著影响大学生就业中的自我能力认知。 假设二: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显著影响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假设三: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显著影响大学生对就业困难的认知。 假设四: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显著影响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时对各因素重视程度的认知。 (二)变量界定 1.自变量——人力资本、家庭资本 借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1]和贝克尔[12]的“人力资本”概念,本研究将影响大学生就业认知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界定为:存在于大学生个体之中,通过教育及培训所形成的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大学生人力资本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个人努力和教育投资来实现的。将影响大学生就业认知的人力资本具体操作化为在校期间成绩(1为成绩好、2为成绩一般、3为成绩较差)、在校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1为担任过校级学生干部、2为担任过院(系或班)级学生干部、3为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在校期间获奖情况(0为没有获得过奖励、1为获得过奖励)、学习目的是否明确(0为学习目的不明确、1为学习目的明确)以及同学关系是否融洽(0为同学关系不融洽、1为同学关系融洽)等五个变量,且均为定类变量。 将影响大学生就业认知的“家庭资本②”(family capital)界定为:存在于大学生家庭之中,并能够为大学生利用以便实现某些“工具性目的”的家庭背景。[13]将大学生的家庭资本具体操作化为家庭经济状况(1为高收入家庭、2为中等收入家庭、3为低收入家庭)、父亲职业(1为公务员及企业管理人员、2为事业单位职工和个体工商户、3为工人、4为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和母亲职业(1为公务员及企业管理人员、2为事业单位职工和个体工商户、3为工人、4为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三个变量,也均为定类变量。 2.因变量——大学生就业认知 因变量为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具体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自我能力认知、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认知、大学生对就业困难影响因素认知以及大学生在就业单位选择时对各因素重视情况认知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认知进行衡量。具体来看,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自我能力认知具体操作化为学习新知识能力认知、创新能力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认知、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认知、人际交往能力认知、领导能力认知和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能力认知等七个变量,这七个变量均为二分类变量,变量取值为1时代表“能力好”,取值为0时代表“能力差”,以“能力差”为基准变量;将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认知具体操作化为“踌躇满志”、“较有压力、但有一些自信”、“时常感到困惑”、“很有压力、感到焦虑”及“希望得到实际的指导和帮助”等五类,是一个五分类变量,具体赋值为1~5,以“希望得到实际的指导和帮助”为基准变量;将大学生对就业困难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具体操作化为“个人知识能力储备不足”、“自我定位不准”、“专业面太窄或专业不对口”、“学校不知名”、“社会关系缺乏”及“无工作或实践经验”等六类,是一个六分类变量,具体赋值为1~6;将大学生在就业单位选择时对各因素重视情况认知具体从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就业单位性质、职业稳定性、专业对口、注重自身兴趣和爱好等六个方面进行衡量,这六类变量均为二分类变量,取值为1时表示对某一方面“非常重视”,取值为0时表示对这方面“不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