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95-1760(2011)04-0056-11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从1996年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确切地说,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问题,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系统内部要素有序运转、外部功能有效发挥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和评价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性程度,是促使二者走向区域互补、良性互动发展轨道的首要条件,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也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袁本涛等(2005)认为,所谓研究生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如何从不同的基础和条件出发,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走向区域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同时尽可能保障区域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判断这种一致性的标准,已有的研究采用了不尽相同的方法。 许为民等(2005)通过对美英日中四国区域经济与区域研究生教育关系的比较,发现美英日三国区域经济与区域研究生教育具有高度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而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研究生教育的等级相关系数则为0.464,从而对我国区域研究生教育布局的合理性表示质疑。袁本涛等(2005)以2002年我国各地区人均GDP和各地区每万人口在校研究生数进行相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667,相关程度一般,从而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研究生教育发展协调性还不够高,彼此相互促进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张振刚等(2009)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归纳出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五种形态。赵琳等(2009)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全国研究生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分为5类地区,构建了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度的二维表格,发现匹配程度较高的省份有16个左右,就总体而言,匹配程度不高。李立国等(2011)研究发现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与高等教育规模的相关系数仅有0.629(剔除北京市),远远低于美国的相关系数(0.952),说明我国在研究生教育布局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无法在各省形成一致的教育层级结构。 除了直接研究区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之外,关于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研究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成果。孙彩虹(2003)利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各区域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发现二者的关联度整体水平不高,且呈现明显的由高类向落后类逐步降低的梯度差异。邹阳等(200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两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划分为:强度不协调、不协调、较协调、协调和强度协调五个类型。毛盛勇(2009)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为好和较好的有12个,差和较差的有13个,协调程度一般的有6个,总体协调程度较差。高耀等(2010)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综观已有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计算区域研究生教育的某项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某项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依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并参照发达国家的相应系数大小,得出了我国区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水平不高的结论。另一类是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因子等分析方法,分别对区域研究生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分排序,计算等级差,并根据等级差大小进行分类;或者对各省区在研究生教育(或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维度上进行聚类或等级分类,构建二维坐标,然后根据各省区在这个坐标上的不同象限,来判断其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这些研究成果对本研究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我们将借鉴其思路和方法来进行具体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依据因子总得分进行排序;然后采用“等级差异评定法”,将各省区研究生教育的得分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排名进行相减,得到两者之间的等级差;最后,根据等级差的差异程度不同,划分为五种协调类型,另外,还对该两项指标的发展水平进行三等分,划分为九种类型的协调关系,从而最终得出我国各省区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的基本结论。 (一)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研究生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它们的发展水平必须从多维度选取指标,以便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其真实发展水平;另外,指标的选取还需遵循科学性、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因此,我们大体从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等维度来选择和确立各系统的发展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