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3-0062-02 大学理念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占主流到英国纽曼提出的博雅教育,到德国洪堡所倡导的科学研究,再到以服务社会为核心的“威斯康辛思想”。从保存、传授、发展知识到担负起为公众服务的职能,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对通识精神的深切关怀一直贯穿于其变化发展过程。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与全面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全球视野和公民意识,能在现代文明中生存,并且创造于社会有意义的价值。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发展之初,便负有富国强兵、民族自强的责任,因此具有强烈的国家功利主义色彩,与自由主义价值发生冲突。然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界人士大都支持培养“通才”的教育目标,并且将之与儒家知识分子的“士”加以结合,目标就是完成传统文化中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与现代知识分子的衔接。他们也都强调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文理课程的平衡性,强调个性自由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 从理念构建上看,1912年颁布的《大学令》提出“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1]1912年的《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提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2]这两项教育宗旨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即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在内的完全人格的教育。 从制度化保障的实践上看,当时的教育部召开北京各高等学校代表会议,提出废除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3]在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有一项为共同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外国语、国文、哲学、社会学和科学,体现了“兼习”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前能具有全面而坚实的基础,并且注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同时,选科制的实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通识教育课程从共同必修科目扩展到更多更广的范围供学生选习,大大改善了大学通识教育体系的结构,丰富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内容。 从纵向的发展来看,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经过一系列的变迁,在不同大学产生了不同层面的效果。以民国时期的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例,南开与北大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铺垫与基础;到清华的“黄金时期”,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既学习与借鉴外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又具有本土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一、通识教育的基础层面: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准备 南开在1904-1916年间秉承的培养目标是“实行一种通才教育。其重点是除加强爱国爱群公德的训练之外,强调基本理论和技能教育,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涵盖,以及较强的实用能力”。[4]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南开的课程体系具备一定的通识性。这种通识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非常重视道德培养和人格熏陶,四年之中都设有修身课程。第二,重视兼顾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的平衡。课程范围涵盖人文学科中的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社会学科中的法制、经济;自然学科中的数学、簿记、物理、化学、博物,设置比例恰当。到二十年代,南开开始实行文理沟通:一二年级学文科的学生要兼学理科课程;学理科的学生除了必修中文之外,还要选修一两门社会学课程。三四年级均为选修课。第三,强调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创造意识和开拓精神。 然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南开的教育越来越注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强调职业训练,最终决定把重点放在培养企业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上。同时,国家要昌盛,就要先谋富,要谋富,就要发展商业,因此尤其注重商学院的建设。而相对来说,文学院的发展一直比较薄弱,院长一职调换频繁,学系也始终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南开所体现的是基础层面的大学通识教育,其定位是鼓励职业的、实际的和技术性的学习。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准备和补充,主要用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以纠偏导正。因此,专业教育是主,关系谋生就业;通识教育是次,是一种营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学生深厚人文素养以及“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精神的培养。 二、通识教育的发展层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平衡 民国时期的北大,深受蔡元培教育理念的影响。他提出的完全人格的大学培养目标,从早期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发展到后来的“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育并举,他所开展的关于学术分离和文理融通的教育实践,通过学术自由和兼容并包得以实现,此外结合学分制和选科制的通识教育制度的尝试,无一不是与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相一致的。 北大的通识教育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接受所应接受的教育,具体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即要培养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新人的目标。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的教育,以满足建设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而且要进行美感的教育,以实现对学生形而上的终极关怀。该模式充分体现人的个体精神自由,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在学分制和选科制相结合、共同必修课程和分类必修课程等通识教育制度和课程的实践,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较为全面、扎实的文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