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中国传统学问的分类体系,先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基本精神。相对于古希腊知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知识和近现代科学知识系统而言,中国传统学问系统的基本精神是“以治道为中心”来组织各种学问门类与知识谱系。战国后期、秦汉之际,众多思想家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中国传统学问体系的核心精神,如荀子在《劝学》篇说:“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淮南子·泰族训》说:“六艺异科而同道”,所谓“六艺同道”,即是说“六艺”均贯穿着“德教”的教化精神。司马迁在《滑稽列传》中引孔子的话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这些重要的典籍均揭示一个共同的道理,即中国传统的学问门类均以治道为中心。 《左传》上所说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可能既是学问与知识的分类系统,也是典籍的分类系统。就传世经典的学问分类传统来看,《尚书·洪范》篇提供了最早的信息。先秦文献中有关学问的分类范式,说法不一。战国中期,诸子百家对于分类的理论问题均有所涉及,详略不同。在中国传统学问分类体系整合与建构的奠基于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的目录学,《汉书》“十志”中学问的分类体系,基本上奠定了中国传统学术框架。《汉书》以后,中国“正史”志部的学问构架损益程度不同,大体上给出了传统学问的基本系统,并反映了传统学问系统与时俱进的特点。《隋书·经籍志》初步形成了传统学问的四部分类系统,到《四库全书》时期,四部系统的学问分类系统成为官方正式认可的体系。清末民初,伴随着西方文化大举涌入,中国固有的学问分类系统受到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西方哲学学科传入后,对中国人文学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代中国的学问分类体系,从主流的方面看,主要是按照西方的学术与知识的分类原则、分类体系进行架构的,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甚至国家人文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均依傍西方的知识架构而建。在这样强势的西方文化环境里讨论中国传统学问的分类体系,尤其是讨论“国学”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本文只是在前贤与时贤所论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先秦学问(知识)、典籍分类的五种范式 1.《尚书·洪范》的“九畴”。可以说主要围绕治道来展开学问分类的:“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
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九畴”是上天赐给大禹治理人间的九个方面的大法,每一畴中的大法又都有具体的二级学问内容。依今人观点,“九畴”就是九大类知识,也可学看做是九大学科。每一大学科内部都有自己的二级知识体系,如五事、八政、五纪等。很遗憾的是,《尚书》仅仅是周代官方文诰的部分选编,其他篇章很少再给后人提供有关周代学问分类的更加详细的内容。所以对于周代的学问分类体系,我们很难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2.《左传》中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此处所言“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名,究竟是典籍之名还是学术类名,学者颇多争议。现代目录学家姚名达认为是类名,非典籍之名。他说:“著者则以为既有数字,必非书名而为类名,如后世之合称《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六艺’,诸子为‘九流’之例。倘此说不谬,则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为楚府藏民书之分类名称。”① 这可以从历史上找到根据。《尚书·舜典》上有“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之说。《周礼·天官·冢宰》说:“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一曰治典,二曰教典,三曰礼典,四曰正典,五曰刑典,六曰事典。”南北朝时阮孝绪亦有类似的说法。他在《七录序》中说:“大圣挺生,应期命世,所以匡济风俗,矫正彝伦。非夫丘、索、坟、典、诗、书、礼、乐,保以成穆穆之功,致荡荡之化也哉。”②不过,即使是类名,即典籍分类的类名,也与今人的学问分类有内在的关系。换句话说,传说中的三坟、五典等典籍分类法,即是通过典籍分类的方式来实现学问分类的。 3.《论语》中的“四科”说。《论语·八佾》篇曾说:“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可见,学问的分科在孔子时代已有明确的认识。而后世所说的孔门“四科”其实有两种说法,一是《论语·述而》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二是《论语·先进》篇:“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司马迁在《仲尼弟子列传》中就是以《先进》篇的“四科”来分类叙述的:“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种“四科”当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学科”,但至少体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学问方式。 4.《周礼·地官》“六艺”说。《周礼》上说: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德、六行均属于伦理与政治方面的知识,而六艺则是六种学问体系。此处“六艺”,当是“旧六艺”,而与后来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新六艺”不同。 5.《庄子》中的知识分类与学派分类。《庄子·天下》篇最为集中地讨论了战国以前中国传统社会的学问系统与战国时代学派分类的问题。庄子认为,中国古代的“道术”是统一的,到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这种统一的“道术”开始出现分裂,各以自己擅长的“方术”为是。而未来的趋势是百家往而不返,“道术将为天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