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期,中国留美学生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在引进吸收西学的同时,也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做了许多具体而有益的工作,传播形式灵活多样,传播内容丰富多彩,为打破中美文化的隔膜、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不懈努力。对近代中外关系史上如此重要的一段文化历程和文化现象,学术界的研究却相当薄弱,至今尚无专题论述。笔者不揣浅陋,在搜集、分析各种史料基础上撰成此文,希冀对此课题的研究有所推进。 美国人早期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一是来华传教士的描述和著作,二是华工带来的中国元素。而与传教士、华工相比,留美学生无论在中西学素养还是文化自觉意识上,都具备明显的优势,传播中国文化的渠道也要广泛而直接得多。 (一)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 由于具有语言方面的优势,留美生很快就融入当地的生活,茶话会、家庭聚会、演说等生活场景中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据颜惠庆记载,每逢星期假日,他就到老师、同学、朋友家中做客,每当讲起中国风情时,美国友人无不专心倾听,时常捧腹大笑,有时还就疑惑之处进行询问①。留美学生也会邀请美国教授和当地百姓参加家庭招待会和“中国之夜”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又是演戏又是唱歌,气氛融洽,交流顺畅。留学美国的钱学森在建立新家后,许多中美朋友纷纷前来祝贺,在家庭“派对”上,钱学森的夫人蒋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为大家演唱了家乡的苏杭小调,优美的歌声赢得了客人们热烈的掌声。 抱着对知识的渴求来到美国,再加上共同的学习生活,很多留美学生与美国师友建立了长久的友谊和联系,对留学的母校产生了深厚感情。孔祥熙结交了“生平第一知己”——保罗·考宾(Paul.Corbin),并以自己为中心,组成了赴中国太谷传教的群体②。几人先后于光绪末年抵达太谷,将这里的宗教事业办得有声有色,被基督教人士称为“复兴太谷教会四杰”。宋庆龄在回国后,还常与留学时的师友通信往来,互寄照片,赠送小礼品,并在母校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扩建校舍时捐赠500美元③。192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协和神学院的历史学家洪业回国后长期在燕京大学任教并担任行政领导工作,与资助他留学的美国商人的女儿鲁斯·克劳福德·米切尔(Ruth Crawford Mitchell)有着深厚的友谊,1939年,他帮助米切尔设计了匹兹堡大学求知堂(Cathedral of Learning)内的中国室,用真材实料表现了中国文化和历史良好的一面,后来作为教室投入使用。米切尔说:“设计各国教室使美国大学第一次意识到这些移民团体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业劳动力——他们还有文化遗产与我们分享。”④ 留美生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人际交往,无疑潜移默化地传播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 (二)社会活动中的自觉宣传 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余,留美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其中,以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为主,包括各种演讲、辩论、运动会、文艺表演、艺术品展览等,甚至还参与了部分商业活动。丰富的社会活动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拓宽了渠道。 美国校园里有很多学生社团,还有世界性的留学生组织——世界学生会,中国留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与世界各国的同学合作活动、竞技比赛,在交流碰撞当中,有效地介绍了中国文化。如顾维钧1906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在校期间非常活跃,经常参加法学社举办的讲演和辩论比赛,还参加戏剧社、法语学会、“皇冠”组织(改善哥大学生福利的学生组织)等学生社团。演讲题目全都围绕中国问题展开⑤。胡适曾担任康奈尔大学世界学生会会长、赔款学生会中文书记等,是各类学生会活动的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他曾提到:“就是在这些不同的晚会里,我们对各种民族不同的习俗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还是各族学生间社交的接触和亲切的国际友谊的形成,使我们能了解人种的团结和人类文明基本的要素。”⑥1921年赴美的浦薛凤,发起世界会社,专门到明尼亚波利工会讲述中国近况,并应市郊教会邀请,先后进行多次讲话⑦。宋庆龄留学期间十分活跃,1912-1913年曾任校刊文学编辑、学院舞蹈戏剧社社员、哈里斯文学社通讯干事,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介绍宣传了中国文化。 留美生自己也发起组织各类社团,包括各种当地俱乐部、地区性的分会,跨区域的留美学生总会等。他们有的直接宣传中国文化,如1907年创办的“昌教会”,目的即宣扬孔教,创办人是以翰林身份留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的陈焕章。更多的中国留美学生社团通过定期集会的形式开展活动,多角度展示了多彩的中国文化。如克里夫兰的中国留学生俱乐部,1928-1929年既举办了感恩节和圣诞节聚会,又在克里夫兰外交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天的远东地区圆桌会议,最后还举办了俱乐部宴会以及一年一度的六月野餐会⑧。1919年密歇根大学的中国俱乐部成员表演了一出名为“中国的民主”的话剧,还与底特律的中国商人一起欢度圣诞节,与那些想了解中国的人通信,还进行了中国艺术品展览⑨。在由中国学生组成的地区分会中,“学生们会进行选举,组织辩论,模拟议会,举行中英文演讲比赛,以及特技表演。成百上千的小镇居民到校园的集市上去买中国玩具、丝织品以及中国女学生卖的新奇玩意儿,集市被中国灯笼和旗子装点得宛如仙境一般”⑩。在东美、中美等中国留学生大会中,更是包括网球、跳走及各种游艺比赛,另举办有物品陈列场、音乐会等活动(11)。当地人士来参观者为数众多,成为极好的传播中国文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