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55(2012)04-0049-55 如同2008年发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学界受到广泛的质疑一样,国际关系学界特别是现实主义学派也因为无法预见冷战的突然结束而备受责难。①冷战之后,国际关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解释北约(NATO)在华约(WTO)解散、苏联解体后继续存在。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学者预测说,冷战后因为缺乏清晰和现实的威胁,北约将很难得到维持。②这显然与冷战后的现实不相一致。这种新的反例的出现,说明了国际关系学界对于同盟这一国际政治的核心现象的研究还不够充分,③特别是与同盟形成研究相比,同盟解体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学者对同盟解体原因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如对同盟形成原因的关注程度。④当前比较专门研究同盟解体的文献只有寥寥数篇,⑤另有几篇文献研究同盟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⑥不直接考察同盟解体原因,但也算相关文献,虽然同盟持续时间未必只和同盟有意识分裂有关,比如说可能和同盟条约本身的有效期长短有关。⑦其他同盟研究文献只用只言片语论及同盟解体,既无成体系的论述,更无系统的实证验证,比如利斯卡在其著作中提到成本不平衡分摊和收益不平衡分配会导致同盟解体。⑧ 在为数不多的已有研究文献中,学者给出了许许多多导致同盟解体的具体原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目标实现说”、“同盟类型说”、“国家制度说”、“国内政治说”以及“军备同盟效用比较说”。以下,将对这些同盟解体解释进行批判性回顾和评析,探讨它们的贡献和不足。 一、目标实现说 现实主义学者认为,国家形成集团是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成立时确定的目标一旦实现,这些集团就会解散。比如乔治·利斯卡和威廉·赖克就认为,一旦目标实现,联盟就会自行解散。⑨这里目标实现不但包括防御性的目标还包括进攻性的目标。防御性目标的实现是指原先所针对的威胁消失了或者威胁大大减小了,这样就实现了免受该威胁伤害的安全目标,这种安全目标是为了维持自己现有权力和利益而不是增加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因此是防御性的目标。进攻性目标的实现是指原先所针对的敌对一方被击败,这种目标的实现,将使得获胜的一方增加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从而改变了权力分配现状。 根据威胁制衡理论,国家组成同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制衡威胁,威胁的消失,同盟将会趋于解体。防御性目标实现对于同盟解体的影响主要依据两个逻辑链条。首先,威胁消失后,同盟所带来的收益大大降低,而维持同盟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比如说被盟友牵连的风险以及为对付共同威胁而投入资金建设军事力量,⑩同时还会因为与盟友进行政策协调而丧失一定的自主性(autonomy)。(11)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收益的降低可能使得同盟的成本大于收益,国家倾向于退出同盟。其次,在原先外部威胁消失之后,成员国会重新评估对其最大的威胁,当其评估现有的成员国对其威胁更大时,同盟就会趋向解体。比如说,在冷战刚结束时,美国实际上也曾经争论俄罗斯、日本、德国哪个更具有威胁性。(12)而在进攻性目标实现后即大战胜利之后,同盟则面临着更多的分裂倾向,(13)除了上面所提的原先威胁消失和重新设定威胁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同盟中的主导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胜利果实,在取得胜利之后,倾向于缩小同盟规模。(14)二是同盟中的各个成员国因为争夺胜利果实而产生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同盟解体。比如说,在二战胜利之后,美苏双方在波兰、希腊和西欧势力范围的争夺。这种利益争夺是定和博弈(constant sum games),一方所获得利益的增加必须以另一方所获得利益的减少为代价,因此是冲突性比较强的矛盾,容易导致同盟的解体,就像二战结束之后反法西斯同盟的解体一样。凯格利(Kegley)和雷蒙德(Raymond)就认为,在大战结束后或国家间权力分配出现重大变化时,同盟会出现利益分歧,其解体的可能性会增大。(15) 虽然从已有的同盟形成理论来看,目标实现说似乎非常符合逻辑,组成同盟是为了制衡威胁,那么威胁消失了,或者针对的目标已经不具有威胁了,维持现有同盟似乎显得没有必要,同盟自然就应该解体。但是目标实现说显然把同盟解体问题简单化,因为建立同盟和维持同盟显然不能混为一谈。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同盟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应该要比维持一个已经存在的同盟的条件要严苛,因为建立一个同盟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和所需要的战略决心显然比维持一个已经存在的同盟要大得多,所以认为威胁消失了或者变化了,同盟就会解体显然太过武断。而且,现有的系统性实证研究成果没有支持威胁变化和同盟解体存在相关关系,比如利兹(Leeds)和萨万(Savun)以及本尼特(Bennett)的验证结果都不支持威胁变化和同盟解体之间存在相关关系。(16)此外,目标实现说无法解释为什么苏联解体了,华约解散了,北约不但没有分裂,而且扩大了,更无法解释20世纪60年代中苏同盟在美国威胁还存在的情况下却解体了。 二、同盟类型说 同盟类型说的核心观点是,同盟会否解体和同盟的类型有关,具体的同盟分类则主要包括进攻性同盟和防御性同盟、对称同盟和不对称同盟、制度化同盟和非制度化同盟。 同盟类型说认为进攻性同盟比防御性同盟更容易解体。首先是因为进攻性同盟实现的目标是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所具有的排他性,决定了一方占有就排除了另一方占有的可能,因此进攻性联盟的战利品瓜分是一个具有较强利益冲突的过程,这会促使进攻性同盟趋向解体。其次是,进攻性同盟的成员很多都是具有修正主义动机的国家,他们对现状不满,具有扩张的倾向,这种同盟里的国家更具有侵略意图。按照沃尔特的理论,威胁是综合实力、地理毗邻性、进攻实力和侵略意图的函数,侵略意图越大其威胁越大。也就是说,进攻性同盟中的国家在一定情况下有可能把其盟友判断为更大的威胁,从而导致同盟解体。(17) 同盟类型说还认为对称同盟比不对称同盟(asymmetrical alliance)更容易解体。莫罗(Morrow)在阿特菲尔德(Artfeld)所建立的安全自主权衡模型(securityautonomy trade-off)基础上,发展了新的安全自主权衡模型。(18)阿特菲尔德认为国家结盟是以牺牲自主为代价改善国家安全状况,而莫罗认为阿特菲尔德所描述的是对称同盟的情况,不对称同盟里强国牺牲安全换取更大自主,而弱国则是牺牲自主换取更大安全。在莫罗看来,强国的实力保障自身安全绰绰有余,而弱国则安全不足,因此强国通过给弱国提供安全保障来换取弱国在关键政策上支持它,从而增加了强国的自主性,也就是推行自身政策的能力。莫罗认为,不对称同盟中国家之间进行的是类似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交换,大家资源禀赋不一样,成员国通过加入同盟各取所需,因此互补性较强,而在对称同盟中,国家需要的都是安全,因此具有一定的冲突性,把同盟的有限安全资源配置到保护一国的领土上,就会减少对另一国的保护力度。因此不对称同盟比对称同盟要更容易维持,而对称同盟更容易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