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关系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凭借自身的单一力量实现其追求的所有政策议程和政策目标,在通常情况下,一国需要与他国进行磋商、协调与合作,得到尽可能多的国际支持。国家之间开展合作的领域众多、方式不一,不过,无论在军事、政治还是经济领域,都存在着一类较为普遍的合作形式——联合阵线(coalition),它是各国表达诉求、凝聚力量、开展协作的重要手段。尽管与国家之间的联盟(alliance)具有相似性,但这一重要的合作形态在既有研究中并没有像联盟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讨论。而且,正因为这种相似性,学者们或多或少忽视了它们之间的重要差异而将二者混为一谈。① 联盟是一种局限于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形式。当代的国际政治实践清楚地表明,一国在提出自身政策主张、寻求国际支持时,并非单纯依赖于传统的盟友和伙伴,而是在具体议题领域和政策议程上尽可能广泛地争取其他国家加入自身阵营,从而实现本国利益和目标。因此,我们在重视研究国家间联盟关系的同时,也有必要注意到联盟以外的合作形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国际政治中的竞争与合作。本文旨在通过对联合阵线的概念、实践和效用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总结开展联合阵线式的国际合作对于中国扩展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政策启示。 一、联合阵线与联盟:概念比较 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出于实现自身利益的需要总是会通过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某种程度的协作。国家间合作的形式可能非常紧密,比如安全上的结盟、经济和政治上的一体化,当然也有比较松散的合作形式,比如通过国际会议、谈判等场合进行磋商和政策协调。在这些国际合作中,联合阵线是一种针对某一问题领域的具体议题展开协商并采取共同立场的合作形式。 尽管较少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专门讨论,但联合阵线在国际关系中并不是一种新现象。在国际关系史上,联合阵线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古希腊特洛伊战争期间的希腊联军、拿破仑战争期间的反法同盟(Anti-French Coalitions)以及朝鲜战争期间所谓的“联合国军”,都是出于战争需要而组建的联合阵线。二战之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主权国家之间互动领域明显增多,除了传统的军事安全议题之外,一些全球性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一些学者注意到,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和能源等问题以及全球货币改革与汇率问题上,不同国家之间在特定议题领域根据共同利益结成所谓的“议题联盟”,正成为近年来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现象。② 如果说国际政治中的联合阵线还是一种相对陌生或较少受到关注的现象,那么我们可以用这一概念在国内政治中的反映来进行类比,因为国内政治领域中的联合阵线更为常见和为人们所熟悉。简单说来,不同政党为赢得选举而联合起来是国内政治中联合阵线最典型的形式。在一些实行多党制的国家,由于许多政党的规模和影响较小,无法单独赢得总统大选或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优势地位,必须经常性地与其他政党结成联合或变更联合。在对国内政治中的联合阵线所做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廉·赖克提出的“最小获胜联合”(minimal winning coalitions)理论。赖克认为,为了扩大自身的权力和影响,政党会在必要时组织联合政府,而能够参与组阁的通常只是那些可以使该政党联合获得半数以上内阁席位的议会政党。这是因为,一个少数政党必须联合另外一个或多个政党组成联合政府,但是为了防止降低内阁职位分配的数量,会抵制不必要的政党加入。根据这种理论,国内政治中的最佳联合是“参加者构成的联合规模刚好能够确保选举获胜而没有多余成员”③。在赖克的研究之后,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联合政府构成理论提出了修正,其代表性观点有迈克尔·莱瑟森提出的“最小数目联合”(coalitions with the smallest number of parties)以及阿伦德·利普哈特提出的“最小规模联合”(minimal size coalitions)。④ 由于国内政治中的联合阵线通常是与竞选联系在一起的,其缔结、变更和终止也表现得更为频繁和明显。通常,一些无助于联合政府掌握议会过半数席位的政党会被排除在外,比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曾先后出现过“七党一派联合组阁”、“自民党、社会党、新党魁联合组阁”、“自民党、公明党、自由党联合组阁”以及“自民党、公明党、保守党联合组阁”。在国内政治中,组成联合阵线的优点在于有机会赢得选举,然而在选举获胜之后,参加联合政府的各党派之间的分歧也会导致政府的不稳定。当然,并非所有国内政治联合阵线都与选举相关,比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和法国等国内部都出现了不同立场的社会精英以及党派之间组成的社会联合,它们在如何评估以及应对德国威胁的问题上产生了根本分歧,是导致这些国家对德国的霸权企图制衡不力的重要因素。⑤除了政党之间的联合之外,比较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社会联盟范式”(social coalition approach)还关注了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益集团之间如何联合起来以推动或反对某种贸易政策。比如,彼得·古勒维奇(Peter Gourevitch)研究了当世界经济处在艰难时期时,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和瑞典等国内部如何形成推动自由贸易或关税保护的社会联盟;而罗纳德·罗高斯基(Ronald Rogowski)探讨了国际贸易以及国家的资源禀赋如何影响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内部工业集团与农业集团之间的社会联合。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