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东剧变以来,海湾国家一改过去相对低调的外交政策,配合西方高调干涉阿拉伯国家内政。在利比亚问题上,正是海湾国家的竭力推动,才使联合国顺利通过若干制裁决议,进而使西方国家得以发动空袭、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权,卡塔尔和阿联酋甚至还出兵参与“围殴”卡扎菲。在叙利亚问题上,海湾国家积极向巴沙尔政府施压,扶植叙反对派,并呼吁联合国加大对叙制裁。①5月25日叙利亚胡拉镇发生屠杀平民事件后,沙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更是借机加大推动叙利亚政权更替的决心和力度。②沙特国王大学一位政治学教授称,“从开国的阿卜杜拉·阿齐兹国王算起,沙特从不曾在一场革命中如此起劲地反对一个阿拉伯国家”③。卡塔尔目前更是“几乎在所有阿拉伯世界的冲突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④海湾国家当前外交举动虽然让不少人颇感意外,但仔细探究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外交举动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特定的背景和原因。 有人将卡塔尔等海湾国家的“大外交”举动归结为“拿破仑情结”(Napoleon complex),⑤即身材矮小的人(或国家)由于自卑感作祟,而力图在其他方面强过别人。用这种说法解释海湾小国当前的外交政策固然形象,却失之简单。实际上,当前海湾国家的外交行为与中东剧变的大背景密不可分,正是中东剧变引起的区域内力量消长,为海湾国家推行“外交新政”提供了契机。 肇始于2011年的中东剧变,使不少中东共和制国家陷入政权危机,如埃及过去一直是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但在穆巴拉克政权垮台后,该国各派力量纷争加剧,政治动荡加剧,政治转型前景不明。经济上,埃及等阿拉伯非产油国政府财政尤其捉襟见肘,外汇资源日趋枯竭。如埃及外汇储备2011年初时为360亿美元,而到当年10月已降至220亿美元,GDP增长率从过去年均5%降至1%。⑥有学者称,埃及经济正以“自由落体”态势加速恶化。⑦在这种背景下,埃及等阿拉伯共和制国家无暇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性作用。这就给海湾小国在阿拉伯世界大显身手提供了难得“机遇”。 与埃及等国相比,海湾君主国凭借厚实的家底及西方扶植,安然度过阿拉伯世界的政权更替潮,并使其传统优势凸显,政治经济影响力水涨船高。中东剧变初期,海湾国家为避免政权垮台而出台种种惠民政策,截至2011年9月已花费1500亿美元,⑧但地区局势紧张造成的油价持续飙升,又使其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据统计,2012年海湾六国石油收入有望达到5720亿美元,预计到2013年,海湾六国海外净资产将达到2.1万亿美元。⑨这使其相对于共和制国家的财富效应更加凸显。同时,外部政治环境对海湾国家日益有利。2011年3月以来,西方不断加大对中东国家尤其是区域内激进国家的干预和打压力度,同时对海湾君主国坐大态势网开一面,甚至竭力扶助,这种外力干预加剧了地区力量对比的消长,也为海湾国家在地区发挥影响力提供了便利。此外,海湾国家的组织优势更加明显。相较于分散无力的阿盟,由海湾六国组成的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是中东地区内聚力更强、整合度更高的地区性组织。在中东剧变中,海合会国家“抱团取暖”并接纳约旦和摩洛哥为成员国,加大了海湾国家在地区舞台的权重。中东力量格局发生的几十年不遇的新变化,为海湾国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难得契机。当前沙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外交空前活跃,显然是要借机填补地区权力真空。⑩此外,海湾国家的外交行为还被视为中东君主制国家对共和制国家发动的一场“阿拉伯新冷战”。(11) 从深层看,海湾国家当前联手西方(实际是追随西方)干预阿拉伯邻国的外交举措,乃是由阿拉伯世界“小国林立”的地缘破碎格局导致的依附性生存方式的体现。拿破仑曾指出,了解一个国家的地理就懂得了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12)不同国家地理疆域和国家规模的差异,决定了其国际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别。琼·戈特曼曾将国家分为“亚历山大式”和“柏拉图式”两类,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服以及觊觎全球而获得庞大领土的国家,后者往往是由一个城市加上其腹地组成的小国。前者是领土型的,夺取和统治领土对它至关重要,后者最关注的则是将自己并入一个更广阔的体系之中。(13)大国由于拥有更大实力和潜质,通常会谋求自立、自主、自强,乃至具有影响和主导国际秩序的外交抱负,(14)而小国能力有限,无论政权生存还是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外部环境,在外交上更是依靠超级大国。(15)在海合会六国中,除沙特外,其他5个国家总面积才42.5万平方公里,堪称“柏拉图式”国家。这些海湾国家(除沙特外)国小力薄,处在世界最重要的能源走廊,但又缺乏同地区大国较量的实力,因此怀有一种持久的不安全感。(16)为确保自身安全,它们除了强化地区合作(如成立海合会),唯有引入第三方势力,借助外部强援平衡地区大国影响。因此,“阿拉伯小国准备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寻求安全保障,以此防范它们的阿拉伯兄弟”(17)。海湾国家的这种依附性生存方式,体现在安全、经济乃至价值观等各个领域。 在安全问题上,海湾国家基本将安全事务“外包”给了西方大国,尤其在冷战结束、西方世界在国际体系中一枝独大的背景下,海湾国家在安全问题上更加依靠西方(特别是美国)。1990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科威特正是靠美国出兵才得以复国。海湾战争后,阿曼、卡塔尔、巴林、阿联酋、科威特等先后与美国签署《防务合作协定》,允许美国使用本国的军事基地。目前,美国在海湾小国均有军事存在,如在阿曼有锡卜空军基地,美国中央司令部前沿总部设在卡塔尔,巴林是美国第五舰队的总部及母港。阿联酋还将法国军事力量拉入海湾地区。2008年,阿联酋允许法国使用该国军事基地。法国总统萨科齐也投桃报李,曾在访问阿联酋时声称:“当你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法国将坚定不移地站在你们一边。”(18)近几年,海湾国家由于担心伊朗崛起的威胁,在安全上更加依附西方大国,购买美国军火、部署反导系统、配合“中东版小北约”计划等,都是要通过引入“美国因素”来防范伊朗。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12年4月1日公开表示,“在海合会国家建立地区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的优先任务”。(19)在当前中东动荡中,海湾国家帮助西方打压叙利亚,实际上是试图借西方之力抵消、削弱伊朗的地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