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50(2012)03-0020-19 [修回日期:2012-02-17] 一 问题的提出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苏联的解体,独立国家联合体(CIS,以下简称“独联体”)作为一个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登上了历史舞台,它是作为解决苏联解体后各国如何分割苏联遗产问题的“分家工具”而出现的,其主导国无疑是俄罗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以下简称“北约”)通过“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欧洲联盟(EU,以下简称“欧盟”)通过“对独联体国家的技术援助计划”而进入独联体地区。美国、中国、日本、土耳其和伊朗等国也以自己的方式涉足独联体事务。随着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受阻,在独联体框架内分化出来了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国家(Union State,以下简称“俄白联盟”)、欧亚经济共同体(EEC)、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以下简称“集安组织”)和中亚合作组织(CACO)等次地区一体化组织。在独联体框架之外还有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以下简称“欧安组织”)、古阿姆集团(GUAM)、上海合作组织(SCO,以下简称“上合组织”)等地区组织。这样,在原苏联地区就出现了众多地区性国际组织角逐同一块地域的局面(具体参见表1)。 在这些众多的国际组织中,由于独联体一体化的整体形势停滞不前,所以独联体框架内的俄白联盟、欧亚经济共同体和集安组织等次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更让其成员国感兴趣。在独联体框架之外,上合组织稳步发展,其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引人关注。于是,欧亚经济共同体、集安组织和上合组织等众多地区性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中国学者对上合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的研究是分开进行的,有关上合组织的研究成果明显多于欧亚经济共同体。关于上合组织的研究成果从最初的对其成立的国际背景、发展历程、成员国概况、历史作用和国际影响所进行分析,渐渐地转向从理论角度分析其合作机制、主要合作领域、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上述研究从总体上看,其理论化程度比较低,描述性的成果居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和安全领域。中国关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少,研究仅涉及该组织经济一体化进程、成员国的经贸关系以及这种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只有极少数的中国学者注意到了上合组织与原苏联地区其他国际组织(如集安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等)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进行了尝试性的比较研究。①
同样,独联体国家范围内的学者对上合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的研究也是分开进行的,有关上合组织的研究成果同样明显多于欧亚经济共同体。他们对上合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这些文献中既有对两组织内部发展、存在问题和未来前景等问题进行的详细分析,也有对两组织之间关系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还有对两组织与其他组织关系的研究。目前,独联体国家不少学者已经针对在苏联地区众多地区性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这些组织如何与地区外组织发展关系的问题,提出了借鉴其他组织的发展经验为己所用等一系列建议。与中国学者不同的是,他们已经关注到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探讨了两组织发展经济伙伴关系、组成强大经济联盟的可能性等问题。独联体内有些学者认为,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功能并不是平行的,上合组织首先是一个地区性安全组织,其首要功能是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其次才是开展经济合作;欧亚经济共同体则是一个地区性经济组织。上述两个组织的成员国虽然在构成上形成了部分重叠,但功能不同,各司其职,它们之间也不会展开竞争,而是一种互相协作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上合组织虽然目前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区域安全,但从长远来看,未来该组织的重心必将转向经济领域。其组织功能将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组织功能出现交叉,两组织间的竞争关系难以避免。 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大部分重叠,两组织的关系就是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三方关系。目前,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正快速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也在进行经济合作。中国作为上合组织的主导国,在推动上合组织开展经济合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中俄在推动两组织的经济合作方面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样一来,两组织的部分功能将重合。俄罗斯一直视中亚为自己的传统利益区,中国在中亚也有自己的战略利益,随着中国在中亚经济活动的扩大,这是否会导致中俄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上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之间的竞争,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总之,中国学者很少注意到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独联体学者更关注这两个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程度的竞争关系关注较少,没有对它们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还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如果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那么它们是以竞争为主,还是以合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