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50(2012)06-0075-18 [修回日期:2012-05-15] 一 引言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理论界开始了“社会学转向”。20世纪末,以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的专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为标杆,社会建构主义确立了在国际关系学界的主流理论地位。在这20多年的时间内,建构主义的理论构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身份与规范对于国际关系的重要意义基本得到其他理论学派的认可。建构主义研究议程的发展也主要沿着身份认同与国际规范这两个方向推进,不过,这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所取得的理论化成果却是极其不平衡的。国际规范的研究议程日趋成熟,形成了包含规范兴起、规范传播、规范式微和规范消亡等较为完整的研究内容。①相比之下,身份认同研究却进展不大。至今,学者们对于身份的概念、②身份的形成、③身份的研究路径、④集体身份形成及其对国际关系行为体的意义⑤等基本问题都难以达成较为广泛的一致意见。实际上,作为国际关系领域“社会学转向”中的主力军,建构主义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将身份这个社会性因素带入国际关系研究,成为“连接环境结构和国家利益的一个关键点”。⑥正是引入了身份的概念,才打开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国家利益概念的黑匣子,提出行为体的身份界定行为体利益的论断,并以此作为建构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点。而规范只是身份概念所蕴涵的多种要素之一。⑦鉴于身份研究对于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身份研究理论化工作滞后的原因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温特第一次系统地对身份概念进行了阐述、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身份形成与进化理论。目前,温特的身份理论仍然是建构主义学者进行身份认同研究的起点和依据,可以说,温特的身份理论框定了建构主义身份研究的对象、方法,甚至影响到研究成果本身。不过,身份是多个社会学科内共有的核心命题,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内部,身份现象得到了更为丰富的研究,温特的身份理论也主要借鉴了这些学科内的身份研究成果。因此,本文从以温特为代表的体系建构主义身份理论出发,将身份概念与身份形成置于更为广阔的学科背景中进行考察,以期发现体系建构主义身份理论在理论发展和经验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源和可能的解决路径。 二 体系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概念与逻辑困境 温特对建构主义所做的最大贡献是将身份这一社会性概念系统地引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开拓了新的研究议程。他不仅系统地引入并界定了国际关系研究中社会身份的概念,同时提出了社会身份形成与转化的逻辑假设。因此,本文首先从温特身份理论的这两大贡献入手,考察其概念使用的合理性和逻辑推理的自洽性。 (一)角色身份与集体身份:概念使用的合理性困境 温特将国家的身份区分为团体身份(corporate identity)和社会身份(social identity),前者是非社会性的,后者是社会性的。团体身份指的是构成行为体个体性的内在的、自组织的性质。对于人类来说,团体身份指的就是身体和意识体验;对于组织来说,指的是构成组织的个人、物质资源以及个体得以“我们”来行事的共享信念和制度。社会身份是行为体从他者的视角出发赋予自身的一组意义,也就是将自己当做一个社会性客体。行为体通常有多个凸显性(salience)不同的社会身份。⑧国际关系行为体最重要的两种社会身份是角色身份与集体身份。正是这两种社会身份构成了温特身份理论的基石。 角色身份与集体身份虽然同属社会性身份的范畴,但是其含义却完全不同,对温特建构主义理论来说也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角色身份“存在于和他者的关系之中”,“他们只有在社会结构中占据一个位置,并且以符合行为规范的方式与具有反向身份(counter-identity)的人互动,才能具有这种身份”。⑨角色标示的是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关系,不同角色身份之间区分的原则是行为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与功能。角色身份是温特建构主义理论大厦得以构建的基石,是宏观观念结构作用于行为体行为的中介机制,即观念结构特征通过行为体的角色身份得到反映。在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大厦中,结构与行为体的行为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即观念结构反映于行为体的角色身份,角色身份决定着行为体的利益与行为,反过来,行为体的互动行为又是角色身份转化的根源,角色身份的转化达到一定的倾斜点(tipping point)就会催生国际体系观念结构的变化。在温特的身份理论中,行为体角色身份的进化就是集体身份的形成。 集体身份被温特界定为“把自我和他者关系引向其逻辑得出的结论,即认同(identification)。认同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他者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并在交界处产生完全的超越”。⑩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看不出来集体身份与角色身份之间具有什么联系,集体身份的形成也无法说明以角色身份来界定的观念结构是怎样发生转化的。为了克服这个概念转换问题,温特引入了类属身份的概念。类属身份用来指一种社会类别,这样的类别具有各种相同的特征,当然,这些相同的特征是具有社会内容或意义的。(11)认同过程“利用角色和类属身份,但又超越了角色和类属身份。它依赖角色身份,因为它同样依赖一种机制(符号互动论的反射评价机制——笔者注),这种机制把他者融入以社会建构的‘宾我’(Me)形式所出现的自我。但是,角色身份依赖这种机制是为了使自我和他者担任不同的角色,而集体身份这样做则是为了把自我和他者合为同一种身份”。“它依赖类属身份,因为集体身份涉及共有特征”,所以,“集体身份是角色身份和类属身份的独特结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