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日益广泛和丰富,以人与人交互作用为对象的各种学科应运而生,成为世纪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现代人类学、以桑戴克、华生为代表的现代心理学、以列维——斯特劳斯和齐美尔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学,以及公共关系学、交往语言学等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的交往活动及其形式和内容、规范和功能。伴随着科学的革命发展,作为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哲学必然发生革命的转向:对人的主体性活动进行哲学思考的主体理论必然走向着重对人在交往活动中的主体性研究,就必然走向交互主体理论。 交互主体理论是研究人们的交往活动,以及在交往活动中人们构成的交互主体性关系,研究作为主体群集的交互主体的生成、构成、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成员主体与交互主体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学说。它的基本观点为交往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求得人与人之间的认同、理解、互惠和合作;在交往中人与人构成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关系,强调对关系各方的主体地位的尊重。交互主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构成的主体群。人类社会就是由一系列交互主体构成的庞大的交互主体。交互主体与成员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 与一切理论一样,交互主体理论除了现实的时代基础之外,还具有思想史的基础。长期以来,思想家们对人们的交往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构成的交互主体性关系和交互主体进行深入的研讨。特别是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关于交往及交互主体的思想直接为交互主体理论提供了思想材料。本文试图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进行一定的探讨。 海德格尔继承了其老师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思想,在“存在”的大厦中对交互主体进行了独特的研究。他特别重视个体在交互主体中“非本真状态”的探讨。 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上没有他人的绝缘之我是不存在的。人在世上必然要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共同存在,共同在世。自我和他人在交往中构成一定的交互主体。 但是,海德格尔说,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自我在“共在”里往往不能领会自己的独特存在,往往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忘却自己,常常以“他人”的身份来考虑自己,筹划自己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生活的独立性。这样,在交互主体中,自我就会在受制于他人中丧失个性,远离本质,人云亦云,人行亦行,消溶在无个性的“一般人”(das Man)之中。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选择,没有自我的超越,没有自身的自由。海德格尔将这样的状态称为自我的“非本真状态”,是主体的“沉沦”。自我只通过自己的心理体验,特别是对人生之大限——死的领会和由此引发的决断选择,才能回归自身,从非本真的在世走向本真的在世。 与海德格尔对主体间的交往未加以相当重视不同,雅斯培尔斯将交往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核心位置上。他说,哲学就是起源于人们要求作“真正的交往”的意志。[①]雅斯培尔斯认为,自我必须在与他人的一起生活中才能存在,“没有他人,则没有自我,我就是通过他人而存在的”,[②]是在交往中确立自己的。所以“孤独”是存在的病态,存在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得到实现。 雅斯培尔斯说,只有真正的交往关系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互为“对象”的关系,而应该是交互主体性关系。他说,从理论上看,自我与他人可以有三种不同的交往关系:一种是你我他不分的混沌一片“天真的”“同一”的关系;一种是自我将他人当作客体的对象性的知识关系。还有一种则是自我和他人互为主体的存在性交往关系。而唯有第三种才是自我与他人的最深层的关系,人也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得到对世界的真实的“本源性”的理解和体验,才能得到生活本来具有的含义——自由。而生活的事实又显然表明,自我与他人是生活在一起的,大家都是一样的人,都具有共同的理念。因而这种交互主体性关系才是真实的、活生生的关系。 我们不难从中看出,海德格尔是关注主体在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中丧失自我、丧失“本真”的危险性,表露出他对交互主体可能给成员主体带来的消极作用的忧虑。而雅斯培尔斯则是从立的角度提出真正的交往的必要性和真理性,以避免交往中主体可能受到的损伤,限制交互主体对成员主体消极作用的可能性。我们认为,海德格尔的忧虑是不无根据的。作为要素,成员主体在一定的交互主体中,在与其他成员主体的交往中,如果忽视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独特内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将自己混同于其他成员主体,以交互主体的统一共同性掩盖乃至抹煞自己的特殊差异性,那么交互主体就可能成为成员主体独立与自主的障碍。但海德格尔并没有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他只是从成员主体自身的个体心理体验中探索出路。其实质是孤立主义的。雅斯培尔斯正视了交往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并提倡一种理想的,也是至少他自己认为真实可行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关系。所以,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虽然这是他在哲学思辨中提出的思想,但它对于生活中的交往无疑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海德格尔的理论立足于主客体未分的混沌世界,雅斯培尔斯从超越主客体的对立、在交互主体层面上提出他的“真正的交往”理念。而萨特则是似乎处在介于两者之间,从人与人互为主体和互为客体的角度提出他有关交互主体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