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茫茫字海中的图像 报刊杂志纪录了社会的改变,也成为推动这些改变的工具。文字是报刊杂志的编辑、作者和读者沟通的主要渠道,而随着印刷术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报刊杂志刊登照片、图画、漫画等图像数据,既丰富了报刊杂志的表达方式,又可增添趣味性。就新文化史角度而言①,杂志是一种文化制成品,文字和图像就是这种文化制成品传递讯息的途径。如果要了解文化制成品如杂志怎样推动社会改变,除关注杂志的内容外,还要了解这些内容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予读者,而读者又是怎样接收和挪用杂志的内容,从而做出相应的变动,最终酿成改变。换言之,新文化史是通过生产、传播、接收、挪用等过程,了解杂志如何改变社会。新文化史的分析框架,有助于研究者讨论杂志如何推动社会的改变。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东方杂志》内刊登的照片和漫画为例,阐释图像如何辅助文字,传递反日讯息,以及讯息的传播过程等。此外,笔者还探讨了读者接受与挪用杂志内容时所遇到的困难及需注意的地方。 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②,始创于1904年,到1948年停办,期间共停刊四次③,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长寿的杂志,也是畅销杂志之一④。从创刊到抗战前,《东方杂志》的主编先后由徐珂、孟森(1868-1938)、杜亚泉(1873-1933)、钱智修(1896-1948)、胡愈之(1896-1986)和李圣五出任。从1928年至1937年,胡、李二人是《东方杂志》的主编。这本综合性杂志,内容涵盖多方面,杂志的创刊号申明: 本杂志略仿日本太阳报,英、美两国而利费Review of Review体裁,除本社撰译、论说,广辑新闻外,并选录各种官民月报、旬报、七日报、双日报、每日报名论要件,以便检阅⑤。 换言之,《东方杂志》广集各报的内容,再附以社论和译文。经二三十年的发展,《东方杂志》演变为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论文于一身的刊物,尤其着重分析国际形势。此外,该杂志亦涉及文艺、教育、家庭与妇女等范畴。杂志在1911年,由原来的三十二开扩大至十六开。该杂志每期约有一百页至一百四十页,但遇上特大号出版时⑥,页数会增加一至两倍⑦。 《东方杂志》的读者对象是知识分子。据该杂志在193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读者包括大学生与教员(30%)、中学生与教员(30%)、政界人士(20%)和海外华人等(20%)⑧。此调查固然有商榷之处,但却反映出《东方杂志》在知识界苦心经营的某些结果。 历来有关《东方杂志》的研究并不多⑨,采用新文化史角度研究者更少。学者又倾向把《东方杂志》视为历史材料,而且重文轻图。纵有韩丛耀等人曾研究1904年至1919年《东方杂志》的图像,但着眼于照片和图画,漫画因较少收入插图之内,故作者未有作详细讨论⑩。文字固然是《东方杂志》的编者、作者和读者沟通的主要媒介,但也刊登了相当数量的图像,包括照片和漫画。 照片可记录人、物、事情的瞬间影像,再活现在受众眼前。自19世纪末,中国的报刊杂志逐渐刊登图像数据,这归功于近代印刷术的改良(11)。从第一期起,《东方杂志》已刊载图画和照片,最初名为“图画”、“插图”,每期刊登十幅“精美图画”(12)。虽然插图没有收入杂志的目录,但其位置一直在所有文字栏目之前,形成杂志先图后文的版面设计。到1932年,《东方杂志》正式出版,每期约有十六页,每页刊登最少三幅照片。初时画报安插在杂志的中间部分,1932年10月杂志复刊后,被调回杂志的开首,仅次于目录。由插图到东方画报,照片绝大部分时间都位于杂志的开首,可见图像在当时中国报界的重要性,编辑会利用照片吸引读者注意,或者为杂志的主题作引子。《东方杂志》的内容涵盖国内时事、国际政治、社会、科技和文艺。画报另设编辑主理(13),而照片或由读者投寄,或向国内、外新闻通讯社购买(14)。 与画报相比,中国漫画杂志的起步较迟。漫画是以简单线条,夸张、幽默、嘲讽的手法,把人、物、事件的特点跃然纸上。由于线条和构图简单直接,容易明白,所以漫画广为大众接受。据毕克官研究,清末上海出版的《时报》、《民报》,已刊有讽刺画,可谓早期的漫画(15)。不过,及至1925年,丰子恺(1898-1975)把日文“漫画”翻译成中文,漫画一词才正式出现(16)。加上漫画会于1928年在上海成立,大力推动漫画创作和训练人才,遂令20世纪30年代有“漫画时代”的美誉(17),以上海为例,从1934年9月到1937年6月,已经出版了十七本漫画杂志,包括著名的《时代漫画》、《上海漫画》等。 漫画原本散布于《东方杂志》各栏目,到1925年才设有专栏;自1934年2月起,漫画成为常设的栏目(18)。同时,《东方杂志》也没有专用或特约的漫画家,而是转载其他中外报刊杂志的画作;偶尔也会刊载本地的漫画作品。 虽然《东方杂志》是以文为主、图为副,而且图像内容又偏向时事新闻,既没有《点石斋画报》的猎奇、志怪,又缺少了《良友》、《玲珑》那份时尚感,更欠缺了《上海漫画》、《时代漫画》的尖酸刻薄。然而,探讨《东方杂志》的图像,有助于了解杂志采用什么方法向读者传递讯息,并贯彻综合性杂志把文字、照片、漫画共冶一炉的特性。 二、亦文亦图:反日讯息的传播 综观国民政府时期,《东方杂志》有关日本帝国主义的报导,不外乎批评日本侵略中国领土、欺凌中国百姓、威胁世界和平等。相似的观点,也见之于其他报刊杂志。《东方杂志》的特别之处,在于刊登雄辩滔滔的文章之余,同时善用图像画面,加深读者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反感。本节将详述该杂志的图像如何配合文字数据,反映日本帝国主义的负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