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构建 许力生、孙淑女(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13~121 对跨文化能力构成的不同认知,学者们构建了众多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模式的多样性说明学者们在跨文化能力培养问题上的不同关注焦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局限。学者们基本认同跨文化能力应包括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但并未深入探讨动机、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对于交际效果是否应纳入交际能力的范畴也存在争议。同时,这些模式“存在民族中心主义的嫌疑”。受西方主流的个人主义思想影响,大多数模式都将跨文化能力视为交际者的个体特质,许多模式即使假设交际对象存在,也还是从个体的角度去定义跨文化能力,忽视交际本身的交互性。最后,这些模式几乎都没有给予交际的语境因素以足够的重视,“能力必须在语境中定义”,因为交际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因此,“越是成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越是能将交际双方在关系发展中的动机、知识、技能、语境和效果纳入其中”。 基于全球化语境对培养交际者跨文化人格的新要求,结合成分模式、共同取向模式、发展模式、适应模式和因果模式的不同关注焦点,本文构建了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该模式将全球化语境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以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开放的跨文化人格为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在培养内容上兼顾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并将其转化为动机、知识、技能三个教育范畴,按照知识习得、动机培养、技能训练逐层递进的方式,使学习者在掌握语言知识和世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对世界文化差异宽容、开放的态度,在交流互动中实现交际双方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跨文化交际结果。该模式将动机、知识、技能、语境和效果五要素均纳入其中,克服了成分模式、共同取向模式、发展模式、适应模式和因果模式各有偏废的缺陷,探讨了动机、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交际的交互性本质,并以全球化为现实基础,将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整个过程置于交际的语境之中。 社会记忆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载体探析 ——以黔东南苗族为例 李波(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4~92 民族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界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在与外来民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并铭刻在该民族每位成员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惯常的生存模式,并以之影响后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之总和。总之,一个族群或民族区别于其他族群和民族,正是他们各自具备不同于其他族群的独特记忆系统,这种记忆体系维系着他们的文化传承。不同层次的群体如家庭、地区、民族以及人类整体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保留着他们关于过去生活的历史记忆,这些记忆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共同组成了社会记忆。正是社会记忆对人类历史地积累起来的实践能力的保存和传递,才有了传统的延续、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 文化记忆往往通过物的记忆和非物质的记忆来展现各少数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特有方式、生活智慧,体现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生命力和创造力,成为各民族历史的见证。这些文化信息主要是通过文字、图形、语言、仪式、习俗等外化出来。语言是社会记忆产生、保存和流传的最重要手段。许多民族文化的记忆是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如通过口传史诗、传说、庆典、礼仪和祭祀等途径保存下来的。由于民族文化记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采取了直接的面对面的形式,并伴随着相当强烈的情感性和运动性,所以民族文化记忆一旦形成,就强烈地刻印在有关成员的脑海中,不会轻易地被抹去。口语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交流手段。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庆和传统节日,每年通过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发起的民众参与的公开的或规范的民俗活动。在今天这样的多元文化时代,民族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民族身份的象征系统,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血脉。通过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周期性的展示、积累、继承和发展,在拥有同一文化传统成员中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和情感的认同感,并把拥有共同文化记忆的成员团结到一起,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