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心影录》主要作于1919年冬巴黎郊区的白鲁威(Bellevue),记录“一年中所观察和所感想”①。梁启超一行对巴黎和会、国际同盟进展的关注、参观考察、会晤拜访、评论演说,都融进了这部旅行笔记。作者以“常带情感”之笔,记述了对战后欧洲社会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思考。 1920年春夏,《欧游心影录》在《晨报》和《时事新报》上分别连载了108期②和107期③。1922年收入商务印书馆版《梁任公近著第一辑》,1936年收入中华书局版《饮冰室合集·专集23》④。 一、重返现场——还原欧游细节 由于文本主要是年末追忆而非日记,对于旅行的详细经历,《欧游心影录》记述并不十分全面。根据梁启超的书信电报、报纸新闻、同行其他人文章以及在欧人士日记等资料,可以大致还原出梁启超一行的欧游详细活动。 (一)游侣 梁启超一行七人,包括蒋百里、刘崇杰、丁文江、张君劢、徐新六、杨维新。随行的六人并非同时定下,也不是一道出发,从报纸新闻即可看出。1918年12月1日的报道称: ……拟带随员已定者为张嘉森、徐新六、蒋方震三人。⑤ 12月5日人数已有增加: 其同行人员除先约蒋方震、张嘉森、徐新六三氏外,近又添约刘崇杰、丁文江两氏。刘氏现送陆外长赴日,不日仍折回沪,与梁公偕行。⑥ 而12月19日的消息最为准确: 其同行人员现分两帮出发,如张嘉森、蒋方震、杨维新等与任公同行,如徐新六、丁文江等则由沪另趁他轮径抵坎拿大,由坎拿大过欧……⑦ 其中,杨维新在1919年秋赴英前是这个“考察团”⑧的总务;“添约”加入的刘崇杰并非以私人资格,他奉派为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经徐新六介绍⑨而加入的丁文江,亦受农商部派遣考察⑩,故1919年3月,梁启超一行考察战地时,“丁在君因为要去洛林调查矿业,所以未同行”(11)。丁文江于1919年夏离欧赴美,“刘子楷日内随陆子欣归(12),鼎甫留英”(13),都提前离开,欧游后期与梁启超在一起的是徐、张、蒋三人。张君劢1920年留德,故回程时只有徐新六、蒋百里与梁启超同道(14)。六人早年皆留学海外,专业领域不同,故能给这个“考察团”做翻译和各方面专业参考。
六人中,擅法语者为丁文江和徐新六。丁先行赴美,因此在1919年冬,梁启超“本拟再住三月,全书可以脱稿,乃振飞接家电,其夫人病重,归思甚切。此间通法文最得力者,莫如振飞,彼若先行,我辈实大不便,只得一齐提前”(15)。 此外,梁启超很想让大女儿梁思顺和女婿周国贤同行,在路过新加坡时,曾给梁思顺信:“颇欲招汝夫妇游欧,惟汝提携两儿实不便。试与希哲商,若欲来者可电告(电巴黎使馆转),我当电部调取。汝等则先将两儿安置天津便可行也。”(16)在1918年底致梁思顺(17)、周国贤的信(18)中,也有类似的内容。然而,周国贤当时任中国驻缅甸仰光总领事,梁思顺带着幼子不便出行,这一计划终未实现。 (二)欧游的性质与目的 在《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说:“我们出游目的,第一件是想自己求一点学问,而且看看这空前绝后的历史剧怎样收场,拓一拓眼界。第二件也因为正义人道的外交梦。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想拿私人资格把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伸诉伸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19) 可见这次私人性质的欧游,旨在增进自身学问和协助本国外交。 1.私人旅行与竭诚外交 在《欧游心影录》和报纸新闻中,梁启超都强调这是一次私人资格的旅行: 梁任公拟以个人资格赴欧……(20) 余此次欧行纯以个人资格,所以然者,为谋考虑各方情形及发言上之便利。(21) ……我们本是私人漫游,这种礼貌,实太过优渥了。(22) 除去丁文江、刘崇杰、徐新六有实际公务外,梁启超设想此次旅行全以私人身份,但鉴于时局,也做好了“化私为公”的思想准备: 此行全以私人资格,(经费殊不充,公家所给仅六万,朋旧馈赆约四万耳。)不负直接责任,然关系当不小。近数日来陆使在日本闹笑话,舆论哗然,复有将我资格化私为公之议,然吾殊不欲也。……然万一到必须化私为公时,仍当借重希哲,届时则惟设法先送汝归耳。(23) 鄙人今有欧行,虽纯属私人汗漫之游,亦诚欲邮达吾国民多数所希望,诉诸彼都舆论,以冀为当局之助。(24) 在欧期间,梁启超以个人身份观察局势,发表意见,力图影响欧洲舆论,对“关系于吾国利害者”之山东问题“竭诚有所贡献”(25)。 梁任公先生以私人资格赴欧,除观察战后各国情形之外,对于世界平和会议将在野有所尽力。(26) 梁任公此次赴欧,抱定以私人资格鼓吹各国舆论,援助我国排除在欧战期间中所受日本之压迫。(27) 因此,梁启超密切关注和会情形,自言:“仆此行虽以私人考察,然苟可以为国家雪耻复权者,不敢辞匹夫之责。”(28)并在危急关头致电国民外交协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29)。收到来电后,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撰《外交警报敬告国民》,发出“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30)的慷慨之言,并进而引发了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