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3)04-0001-07 网络出版时间:2013-05-29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74.G4.20130529.1610.002.html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历着“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的爬坡过坎,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选择;教育也处于历史的转型期: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了4%,基础教育迈向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体系构建,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迫切需要深化综合改革;高等教育还处于矛盾的高发期,高校毛入学率达到30%。而此阶段正是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学潮频发期,要求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因此,转型期、矛盾期、机遇期在此语境下有相近的语意,如果我们完成了转型,解决了矛盾,就抓住了机遇,否则会丧失机遇。这使笔者想起在世纪之交,当时社会也面临着金融危机、内需不振、知识经济、社会转型等发展问题,高等教育通过改革与发展,适应了社会,实现了跨越。本文回顾这段历史,以期对当今有所借鉴。 一、跨世纪改革为新世纪发展奠定了哪些基础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航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基本形成符合国情和世情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体制。而在改革之前,系由中央政府各业务部门和省级政府分别管理一批高等学校,被称之为“条块分割”。1998年,借着国务院机构调整的机会,下放了一批高等学校,形成了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该体制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目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或以地方管理为主,或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反映改革与发展变化的有关数据见表1,可看出1990年以后中央直属高校及其在校生数在整体中的比例迅速下降。两级管理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95%以上的普通高等学校为地方性高校。
(二)初步奠定了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遵循着两条路径发展:一是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模式,直接促成了后来存在的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中心,由内到外依次环绕着“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中央部门直属高校、博士授予权高校、硕士授予权高校、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的分层办学格局;二是高等学校门类方向的发展,如普通高校按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划定,基本上与高等教育大学科门类相对应。 世纪之交的改革和一流大学建设,加速了高等学校的综合化进程。之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办学特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批高校还开展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行业特色大学、创业型大学、服务型高校、应用型高校、技术本科院校等的探索。 在两级管理体制的架构下,事实上已形成了三级的办学体制。目前已有百所以上的本科院校、400所左右的职业技术学院由地级市主办并进行财政支持。 基本形成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1993年8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实现零的突破,据统计1997年全国有民办普通校20所,2002年有131所,截至2011年已达698所,发展速度惊人。 (三)基本形成享有国际声誉的本科教学模式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发展,至世纪之交,我国的本科教学还是得到世界公认的,形成了自己的模式特色。实行小班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论教学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交替进行,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当作重要的教学环节等,都是我国很经典的、行之有效的本科教学模式。 此外,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和教学法研究,形成的老教师授课、新教师助教制度以及以教研室为核心的基层学术制度安排等,都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法宝。 略有遗憾的是这些年我国的本科教学质量不高、不严谨、不规范现象增多。 (四)奠定了人力资源大国的基础 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世纪之交,国家在不断扩大投入的前提下实施了持续的高校扩招政策,迅速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学历构成,奠定了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 1998年到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量从108万人增长到320万人,全国各类高校在校生由643万人提高到1 600万人以上,毛入学率从9.8%上升到15%,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到“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并成为世界上规模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