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两千多年来,中国对印度的认识从宗教始,通过高僧往来、丝绸贸易和文人交往等走向高潮,曾经在历史上创造两大文明互相学习的范式。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介入,中印关系逐渐走向对峙和竞争,直至武装冲突。虽然半个多世纪前的边界战争持续时间甚短,但在现代中印关系史上仍然留下深重的阴影。冷战结束令世界格局走向重组,中印关系因而出现转折,中国对印度的认识亦在新的层面上展开。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兴大国崛起的范畴中,印度希望成长为全球性强国的战略目标成为中国媒体上耳熟能详的内容,而中印同为新兴大国的现实促使战略家对中印关系进行新的思考。2005年3月,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印度记者问题时指出,中印虽有过冲突,但在两国长期友好交往史中只是极为短暂的插曲,应将历史一页翻过往前看。①他在随后对印度的访问中继续强调这个观点。这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突破传统地缘政治樊笼,发展中印关系的期望。但传统地缘政治观关于强国争夺地域空间的思想并没有从中印关系的思考中消退,而中国公众对印度的“强国梦”也存在着各种解读,其中相当一部分对中印关系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本文拟从印度的国家战略目标分析其“强国梦”的实质与现实,及其对中印关系的意义。 印度“强国梦”的历史与文化根源 印度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也没有完整的历史记载。西方殖民者对印度实行分而治之的统治,进一步加剧了印度社会内部的分化倾向。这些具有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基本特点在殖民者退出次大陆时对印度国家的形成构成了巨大挑战。经过激烈的斗争,特别是以穆斯林为主的土邦退出印度联邦后,最终形成的印度国家也历经血与火的洗礼,像海德拉巴这样完全居于内陆没有任何出海通道的城市都要谋求独立,在印度国家的强力干预下,被称为“铁腕”的内政部长帕特尔使用了快速有力的措施,终于实现了印度国家的基本统一。根据相关的计算,印度政府阻止独立倾向并最终收归统一的土邦与印巴分治而分离的东西巴基斯坦两部分领土面积大致相当,统一的印度还是拥有了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②虽然帕特尔的强力措施拯救了印度的统一,但毕竟印巴分治仍然给印度的大国目标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印度的民族独立进程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印度,单就国土面积而言,在当今世界上排名第七。其之前的六个国家,在印度看来,美国、苏联和中国才是印度需要赋予战略关注的真正大国,另外三个(即加拿大、巴西和澳大利亚)主要是国土面积大而已,并不是战略意义上的世界大国。这可能是尼赫鲁在其自传性著作《印度的发现》中把印度的国家目标列为将来要当世界第四大国的主要理由,即在基本的物质条件和能力上,印度理应成为美苏中之后的世界大国。 尼赫鲁关于印度要成为世界第四强国的思想起于印度独立之前,这使得很多分析家将印度要当世界强国的目标归之于殖民主义的压迫,认为是印度所受的屈辱使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精英产生只有当大国才不受人欺负的观念。这当然是非常符合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世界体系中所处的边缘地位的实际而得出的推导。尼赫鲁本人则将其大国目标归结为印度历史与精神的内在产物,而他只不过是阐述这一思想的代表而已,他认为:“(追求大国目标)是内在于印度所处之环境的政策,内在于印度对历史的思考中,内在于印度的全部精神观念中,内在于印度人民争取自由之斗争的意志条件中,内在于今日之世界的环境中。”③这个阐述虽然辞藻华丽,具体所指可能不明,但从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尼赫鲁似乎将印度成为世界大国的国家目标归因于印度历史与文化的固有追求,颇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意思。美国著名南亚问题学者斯蒂芬·科恩则将此归之于两个主要因素,或者说是一种混合产物:一是尼赫鲁深受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思想界左翼思潮影响,形成自由主义的国际观和统制主义的经济思想,不满美国式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发展持同情态度,尽管并不接受苏联的价值和制度,尼掌权后(他及其追随者)更将苏联视为独立且贫弱的印度的榜样;二是印度传统种姓文化中以婆罗门为核心的精英对世界的看法,对印度是伟大国家这点深信不疑,必向世界提供“伟大领袖和导师”,就像古代印度教领袖一样,只有这样的国家和领袖才能在印度传统文化中得到高度评价。当然,尼出身于这个阶层,成长为该阶层的政治领袖,对此深有感悟,应是不言而喻的。④ 上述虽仍无法确定印度大国思想确切无疑的来源,但基本上可以看出,印度“强国梦”是文化传统和政治现实结合的产物,而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精英在向印度民众传播印度大国思想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他们,以印度并无统一国家之历史传统,以及分散自治极为浓厚之政治治理而言,民众未必会产生印度要当世界大国的理念,更不用说今天在印度这种理念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广大民众普遍接受的国际政治观念了。 印度“强国梦”的现实前景 虽有政治领袖极力主张印度的全球性大国理想,但印度独立后面临的现实却离这种理想甚远。尼赫鲁在印度尚未获得独立时就已经界定印度未来的强国地位属于理想型的目标,既有自我激励的作用,亦有吸引民众的政治意义,但与印度的现实力量对照,要实现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不过有些印度学者认为,二战结束时,由于印度本土未受战火侵扰,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印度在军事实力上都胜人一筹。例如,印度著名安全与核武器问题专家巴拉特·卡那德就认为,“当二战结束时,印度具备了大国的所有特点:幅员、自然资源、充足的硬通货储备,以及(更重要的是)印度的军事力量。印度军队在二战中已经成长为强大的武装力量,英国陆军元帅奥金莱克也承认,没有这支军队,‘战争是无法取胜的’,印度已经成为‘西方联盟中的东方储备库’、中东和东南亚战场上人力资源和战争物资的来源,并具备了‘投放力量’的能力,在这方面超过印度的只有美国、苏联和英国”。⑤印度学者上述乐观看法显然基于印度没有遭受战争直接打击的现实,但对印度实际力量的评估却明显夸大了,而且也没有触及印度实际具有的生产能力,而这才是评估印度实力最重要的方面。印度在二战后暂时拥有的相对于其他深受战争祸害的亚洲国家的优势并不能掩盖其被长期殖民后贫弱交加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