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金融运行状况 (一)经济运行显露积极因素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措施,拉动了经济反弹。但2011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复苏放缓,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我国一些经济刺激政策措施逐步退出等方面的影响,经济呈现回落态势。我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2012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9%,比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50%,创下9个月新低。 目前,虽然世界经济形势的表现状况并不乐观,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较多困难,但我国政府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经济运行已经显露出积极因素。 一是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特别是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且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0个省市,实施一系列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中央财政投入268亿元,以贴息方式支持企业技改。鼓励民间投资,出台了“新36条”的42个实施细则,目前民间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到62%,增长速度高于国有投资。实施“节能家电惠民”工程。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启动部分大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和给排水工程,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 二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供应量增速总体回升。2012年上半年先后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6、7月份先后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优化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农”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支持。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3.5%;虽然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但从流动性状况和我国货币增长的整体情况看,这一增长还是处于适度水平,说明货币政策已经逐步回归常态。8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28.57万亿元,同比增长4.5%,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M1增速较低主要与经济增长缓中趋稳、企业生产经营处于相对平稳期有关。除了货币供应量增速较为平稳外,8月金融数据还显示了另外一些特点。首先是8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增长。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0.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1%,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039亿元,同比多增1555亿元,表明项目审批加快,贷款审批速度也在加快,从贷款需求增加上可以看出,经济回升具有动力。其次,社会融资规模依旧保持较高水平。2012年1~8月的社会融资规模为10.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915亿元。8月份社会融资总量达到1.24万亿元,较7月份的1.04万亿元再次有了明显增长。 三是投资、消费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2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20.2%。从环比看,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33%。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5.6%,增速比1~7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1%。2012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2%,环比增长1.28%。 四是从政府调节经济政策来看,还有较大空间。今年1-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9%。8月份,CPI同比上涨2.0%。因此,我国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政府仍有很多政策工具。强劲的政策调整将有效增强市场信心,打破去杠杆化与去库存化的机制,从而使宏观经济看到反转的曙光。 (二)稳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 从表面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是受到外部环境不佳的冲击,但从深层次原因分析,则是因为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重要关口。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市场为我国消化了过剩产能,出口一直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原因。在欧债危机持续、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外需迟迟无法重振,因此目前要着力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内需由消费和投资两部分组成,近年来,在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有所提升,但在过去几年推动消费增长的两大领域,即房地产和汽车逐渐退潮后,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很快弥补上述两个领域的下滑,而通过财政刺激消费也受累于吃紧的财政收入而日益趋于疲软,于是投资将仍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平稳增长,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摆脱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原有模式,推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动力更趋均衡;同时进一步推进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深化金融改革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金融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加强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金融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 (一)金融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我国金融调控和监管不断加强,大型商业银行改革不断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中小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保险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2011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0%;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7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09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57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额为6.01万亿元。截至2011年年末,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1882家,农村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合作银行190家;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家,其中村镇银行726家,贷款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