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2)10-0098-08 在民国政治人物的关系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冯玉祥和蒋介石的关系最为波澜起伏,从把兄弟的合作到反目成仇的决裂,之间穿插着亦友亦敌、分分合合。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民国政治的复杂多变。而《蒋冯书简》(以下称《书简》)是历史留存下来的最为集中的记录二者关系的珍贵文献,展现了冯蒋关系中最为复杂的十年历史。在以往的冯蒋关系研究中,《书简》中的资料虽也有使用,但是尚未见有专文以此来研究冯蒋关系。拙文拟对《书简》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其它有关资料,透视冯蒋十年关系。 一、《书简》的概况及其价值 《书简》由冯玉祥本人主持编辑,上海中国文化信托服务社1946年11月出版,全书约36万字。2010年台湾学生书局又出版了《蒋冯书简新编》(以下称《新编》),是由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陶英惠在《书简》的基础上增加了蒋冯之间1926-1934年、1946-1948年两个时段的电函,增补了1935-1945年期间的电函,并加注释。增补内容多来自大陆出版的《冯玉祥选集》下卷和《冯玉祥日记》第五册,以及1931年刊行的辑录蒋介石言行的《自反录》。如果解释书简一词,“书”,一是名词,意为信件、信函、奏章、文书、文件之意;二是动词,有记录、记载之意。“简”为名词,意为书信。所以,《书简》一方面是蒋冯十年间的信函、电报往来的辑录,另一方面也是对冯蒋十年关系的记录、记载。全书收录了冯玉祥与蒋介石从1935年10月19日至1945年9月24日10年间的往来信函、电报共268件,以蒋致冯电开始,也以蒋回冯电结束。具体见下表①:
《书简》的主体是冯玉祥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双方电函往来的数量上看:《书简》收录的蒋冯10年往来电函的268件中,冯致蒋178件,占10年双方电函的66.4%。蒋致冯90件,占10年双方电函的33.6%。第二,从双方往来电函的字数上看,冯不仅给蒋发电报,还写信函给蒋介石,因此冯致蒋的电函字数远远超过了蒋致冯电的字数,占《书简》90%以上。仅冯致蒋的电函,千字以上的就达35件,其中1000—2000字以上的21件,2000—3000字的9件,3000—4000字的4件,4000—5000字的1件,10000字以上的1件。而蒋只是给冯电报,10年大约7850字,最长电文500字,仅一件。第三,双方的函电往来,基本上是冯去电函,蒋回电,整个《书简》蒋先给冯去电有21件左右,集中在1937年和1939年。 在冯致蒋的电函中,电函的名称从1937年发生了变化,由“致、呈蒋委员长、委员长××电、函”,改为“上、与蒋委员长书、电”。1937年5件,1938年3件,1939年22件。1940-1945年又恢复使用了1937年之前的名称。此外,双方对彼此的称呼也有变化。1937年9月之前冯称蒋“介石吾弟”、“介公”,蒋称冯“焕章吾兄”。1937年9月至1945年,冯对蒋完全称官职:“委员长”、“主席”,蒋除了称冯“焕章吾兄”外,还称“冯司令长官”、“冯副委员长”,甚至还出现了“冯焕章先生”的称呼。 《书简》对研究冯蒋关系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尽管现在出版了不少有关冯、蒋在这一时期的档案和文献资料,但今天能够看到的集中反映冯蒋这十年关系的一手文献,《书简》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关于辑录蒋冯函电唯一的一本书”[1](P17)。其珍贵性还在于,它是历史过程中留存下来的,而非事后的回忆。今天编辑出版的有些文献也是以它为主要来源的,如《冯玉祥选集》等。虽然《书简》是由冯自己主持编辑的,但从目前能够见到的有关冯蒋的资料看,冯并没有对这十年蒋冯来往的电函刻意地或是有选择性地加以处理,换言之,冯并没有删减蒋的电函。这一点,《新编》亦能够进一步印证。《新编》是编者以《书简》为基础和蓝本,历经10余年收集整理而成,但从《新编》中看,这十年增补的39件电函中,蒋致冯电也仅2件,其余37件都是冯致蒋的,而且如前所述都是来源大陆出版的《冯玉祥选集》和《冯玉祥日记》。可见,《书简》还是真实、全面和客观的。正是《书简》所辑资料的珍贵,《新编》成书前,《书简》全部函电先在台北的《传记文学》(1998-2005年)上连载。当时《传记文学》社社长也认为《书简》能够“帮助读者在阅读时,对冯蒋二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对治中国现代史者,提供一份难得的资料”[1](PⅣ)。因此。《书简》在研究冯蒋关系,尤其是冯蒋1935-1945年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珍贵性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二、《书简》所反映的十年冯蒋关系的主要内容 《书简》内容丰富,反映了冯蒋十年关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在抗日这个主题上,换言之,这十年冯蒋关系的变化,都是以抗日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抗日的基本态度上 1935-1945年是中华民族抗战最重要的十年,抗战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政治,是解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这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是不能含糊或模棱两可的,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成员、群体、党派都必须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也是检验一切政治人物政治立场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