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和胡风在发挥“鲁迅精神”上的异同:从1945年10月的“重庆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说起 自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去世之后的一段时期,各地文艺界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举办各种追思一纪念活动,但这些活动常常受到国民党当局的刁难、阻挠以至特务的捣乱。比较起来,1945年10月19日在重庆举办的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则可谓胜流云集、盛况空前,参加者不仅有郭沫若、柳亚子、茅盾、叶圣陶、老舍、胡风等重要作家,还有周恩来、冯玉祥、邵力子等政界要人,并且整个纪念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这和此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其原因则显然如柳亚子先生所说,“过去举行鲁迅先生纪念会,总遇着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今年好了,在抗战胜利之后,毛泽东先生来重庆和蒋主席握手言欢,使孙先生所主张的三大政策,很有复活的希望。”①看来,在举国同庆抗战胜利和“双十协定”签订之际,国民党暂时放松了文化控制,所以举办这次鲁迅逝世纪念会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与会者才能畅所欲言,使会议获得圆满成功。当然,即便在这种“大好”形势下,“鲁迅精神”仍然感召着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所以面对反动势力仍然顽固、民主革命尚未成功的现实,一方面高扬鲁迅的革命旗帜、发扬鲁迅的战斗精神,另一方面借批判“阿Q精神”来针砭现实,便成为此次鲁迅纪念会的宗旨。同时这次鲁迅纪念会也显示了在新的政治形势下,中共在文化界影响力的扩大及其统战策略的成功,这一点从冯玉祥、柳亚子、老舍的发言与周恩来的呼应,就一目了然了。就此而言,这次纪念会可以说是国统区文化界统一战线在新形势下的动员会、誓师会,对我们观察国统区文化界的向背具有指标性的意义。 重庆纪念会的次日(1945年10月20日),《新华日报》就对这次纪念会和周恩来的致词以及柳亚子的纪念诗进行了报道。这些文献后来也被收编到《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中了,②所以并非难见的文献。可是学术界对这次国统区最为盛大和成功的鲁迅逝世纪念会显然关注不够,周恩来的讲话迄今只有个别人简短引述过,③而关于这次纪念会的情况,即使在鲁迅研究界也鲜有人提及。这种忽视可能与《新华日报》的报道比较简略有关,至于诗人力扬的比较详细的追记《记重庆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则刊登在一个刚问世的小刊物《民主教育》上,这个刊物影响不大,很少被人注意。 在这次鲁迅逝世纪念会上,周恩来和胡风的发言最为重要。从《民主教育》上的《记重庆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来看,周、胡二人的话是既有呼应也有差异的—— 胡风先生以他写文艺论文那样欧化而冗长的语法发扬鲁迅先生的精神和指出我们应走的道路。大意是说:“这次纪念会的筹备人要我讲点关于研究鲁迅先生的意见,我原来是推辞的——并不是因为去年在鲁迅先生纪念会上讲了话,挨了骂,不敢讲,而是对于鲁迅先生还没有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和理解。要理解鲁迅先生,首先得理解他所生活、所斗争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这八年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是很不容易的事。从抗战发生以后一直到现在,文化界和知识青年对鲁迅先生的态度有了变化,他们的战斗精神也有了变化。抗战初期,大家的热情普遍地爆发,以为这一下,鲁迅先生的希望实现了,他所生活、所斗争的中国过去了,他所希望的中国到来了,于是远离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却没有把那热情拿来,使自己更沉着地走入实际的战斗。武汉撤退后,抗战转入持久阶段。许多文艺界的同辈人和年青人,才渐渐觉得鲁迅先生的斗争精神,犹有学习、参考的必要。看见了现实,接触了现实,认识到鲁迅先生所生活、所斗争的中国并没有过去,我们所生活、所斗争的仍然是他所生活、所斗争的中国,我们还要继承他整个斗争的过程。 “过去天真的乐观,是说明了我们只有热情,没有认识清楚,没有真切地和社会交锋,而忘记了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是长期的持久的斗争。 “我们看一看鲁迅先生全部的生活和著作,就可以知道他所认识的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是长期的。‘未来是我们的,我们的将来是光明的’,但他决没有透露过:斗争是容易的。因为他懂得社会,懂得中国,而他是在这社会、这中国里负责斗争,旁人看不清楚,正在斗争中的人,他清楚…… “中国是一个几千年封建社会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的侵略相结合的国家,压在我们身上的是沉重的负担,我们要完成我们的使命,就有必须本着鲁迅先生底光明的目标和远景,向现实作流血流汗的斗争的必要。鲁迅先生不仅是极坚韧、极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也是有极宽阔的胸怀与眼光的极坚强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现实主义者,必须有理想!” 最后是周恩来先生被邀起来说话,他的话清晰而宏亮,在着重处常常挥着阔大而有力的手势,他开始谦逊地说,对于鲁迅的研究,可以说是很幼稚,但他说:“我也读过鲁迅先生许多著作,受过他精神的感召。刚才胡风先生说鲁迅先生是理想与实践相结合的文化战士,是不错的。他的许多话,至今还活着,做我们的指针。现在抗战结束,怎样和平建设一个新中国,是全中国、全世界共同注意关心的事,所以国共谈判,不只是国共的问题,而[是]全中国人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