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2)12-0017-09 一、问题的由来 2000年实施全国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后,我国高校基本分成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省属高校两类。部属高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共115所,其中教育部直属75所①,且除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外,都是“985工程”大学或“211工程”大学。但由于历史、经济、地理、体制等原因,部属高校在全国各省区的分布并不均衡,加之高考录取采用分省定额的方式,结果导致许多部属高校在属地与外地的招生比例相当悬殊,不但引起许多省区民众的不满,也诱发了“高考移民”等不良现象。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国家开始逐渐重视部属高校生源计划投放的合理性与公平性。2008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启动了“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②,并不断加强对部属高校招生计划安排的引导和调控。据统计,“2008—2012年,协作计划从3.5万人逐年扩大到17万人,5年来,相当于在东部地区建设了68所专门面向中西部考生、每年招生2500人的公办普通高校。10年来,部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已从45%降到了25%”[1],总体上达到了教育部提出的“央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一般不超过30%”的要求。但是,从各省区学生就读部属高校的入学机会指数(平均数为1)来看,近年来不同省区悬殊的状况依然存在,甚至加剧,入学机会指数的差异系数(标准差除以平均数的值)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入学机会指数的基尼系数也从2001年的0.226提高到了2010年的0.298。从分省区的入学机会指数变化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的入学机会指数在2000年分别为1.75、1.61、1.51,到2010年分别提高到3.64、3.73、2.84,西藏、青海、宁夏的入学机会指数也分别提高到2.70、1.82、1.72,但河南、河北、安徽、内蒙古、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省区的部属高校入学机会指数却一直在0.50—0.70的低点徘徊,提高幅度并不明显。[2] 多年来,随着高考竞争的加剧,以及几个直辖市与一些人口大省或高考大省重点高校录取率差距的加大,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向某些省区尤其是京、津、沪等几个主要城市倾斜,由此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议论与关注。特别是1997年以后,“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的争论,质疑和辩护的双方,言词都十分激烈,甚至出现十分情绪化的抨击。这是最近几年来每年必须面对一次的老问题,几乎每年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都有关于统一高考分数线或者调整重点高校录取名额问题的提案。而近两年来,与此相关的异地高考、“高考移民”问题更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一些论者认为,过去倾斜的高考分数线,现在重点高校招生指标不均衡,是中国教育的“最刺眼的不公”或“最大的不公”。而目前教育部为解决高校招生区域不均衡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拿出东部更多的名额给西部地区等,都无法明显缩小各省区之间的差异。 我们认为,在不扩大“985工程”大学的情况下,要真正缩小各省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状态,减少各省区重点高校录取名额的差距,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区设置教育部直属高校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政策选择。 二、部属高校分布的历史与现状 现在中国高校的格局源自20世纪初,大部分高校集中在沿海。抗战时期高校内迁,之后高校布局有所平衡,尤其是国立大学分布范围广泛,多数省份都设有国立大学。但20世纪50年代推行的大规模院系调整,虽然一般每个省区都设有一些专业学院,但东部沿海地区高校还是比较聚集,而多年来实行的重点高校政策,中西部很多省区高水平大学明显偏少。除陕西、湖北、湖南和重庆以外,至今中西部省区很少有“985工程”大学。比如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有近1亿的人口规模,到现在为止仅有1所“211工程”大学,1所公安部所属的高等专科学校,但没有一所“985工程”大学,也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显然,这种部属高校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应该有所改变。 1.“部属高校”分布的历史:动荡中的“扁平化” (1)“中体西用”之新式学堂:近代大学的雏形。 大学,中国古已有之。从汉代的太学、宋代的书院到明清时期的国子监,都进行当时历史条件下高深文化知识的传授。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从国外引进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因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与文化介入的刺激而产生。清末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了图变、图存、图强的洋务派,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开始广泛设立新式学堂,主要包括方言学堂、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三类。如1862年开设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设立的广方言馆、1864年设立的广州同文馆、1866年开设的福建船政学堂、1867年创建的江南制造局、1879年建立的天津电报学堂、1880年创办的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6年创立的广东陆师学堂、1895年创建的南京陆军学堂和湖北武备学堂,等等。这些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专科学校,它们以“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以西方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实行分科教学,兼习儒家经典;聘请西方传教士和专家任教,引入新的教学方法”[3],是一种兼具保守与开放的办学形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历史蜕变的转型形态。它们既包含着时代进步的力量,又具有较强的传统保守性,在教学上的“体、用”分离,制约着教学质量达至理想效果。然而,不可否认,“中体西用”之新式学堂在实质上已改变了以儒家学说为至上信条的封建教育传统,并开始积极地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相融合,较广泛地吸纳、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的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其在教育理念与办学模式上的突破,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转型奠定了前期基础,已基本勾勒出了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的雏形。这些新生的近代高校基本上属于部门办学,多数集中于沿海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