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F06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视,高校在科研和创新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申请的国内发明专利几乎都呈指数增长。高等学校科研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知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和广泛影响(Jaffe,1989)。在我国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高等学校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Liu和White,2001;Li,2006、2009;李习保,2007)。尽管如此,学术界对高等学校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实证方面的分析并不多见。事实上,如果我们从科技经费投入的方面来看,我国高校的科技经费支出同样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指数增长趋势。高等学校在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方面的巨大成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其科研、创新和学术能力或水平就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问题。近来我国科研经费的分配、各种各样的高等学校排名常常以论文数目或专利申请作为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参考指标,而从投入产出的知识生产过程考察我国高校的研究能力和绩效基本上处于空白。正确评价我国高校在科研和创新方面的成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同时识别出影响我国高校知识生产的其他关键因素。 从投入和产出的意义上讲,高等学校从事的是可编码知识的创造性生产活动。高等学校的技术创新成果,是高等学校人力和财力等投入要素的产物。高校在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活动的效率和能力会受到一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关于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活动对创新产出影响的研究比较丰富(Cincera,1997;Hall等,1986;Hu和Jefferson,2009;李习保,2008等),然而针对高等学校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国内研究也多是就高校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泛泛而论(李光,1999;肖广岭,2001;乔颖等,2002;李志远和冯玲,2003)。 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的创新型企业,其知识生产和创造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科研活动并不是高校的唯一社会职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高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学是相对于科研来说更为基本的一项职能。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在国家、区域和产业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以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已逐渐成为继教学和科研衍生出来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能(Etzkowitz等,2000)。创业型高校以创办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和投资创业企业等方式日益深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并已成为各国高校的发展趋势(Phan等,2005;Rothaermel等,2007)。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学校如何平衡上述三种主要职能,就成为亟须研究和厘清的问题。 一、分析框架 高校的知识创造本质上是投入-产出的生产过程。科学家在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过程中可能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并购买实验材料进行科学实验,并使用规范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甚至又要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沟通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作为支撑。事实上,在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的现代社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掌握现代科技的前提和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Adams和Griliches(2000)先前对美国高校知识生产的实证分析发现,美国高校单位研发投资的论文产出弹性大约为0.6,即高校的研发投资每增长1%,论文数量大约增长0.6%。这充分说明新知识和技术的产生是一个以资金和人力为基础投入的生产过程。因此,我们对高校知识创造和科研活动的分析将以知识生产函数为基本分析框架。 另外,高校的科研活动具有相当大的异质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即使是有同样多的科学家参与科研活动,科学家本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会影响科研活动的结果。给定同样的资金投入,科研资金的使用方式,比如如何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分配,也会影响科研成果短期和长期的数量及其质量。也就是说,科研活动本身存在资源有效分配和效率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把科研活动看成一个新知识生产过程,将抹杀高校与一般创新型企业之间的区别。事实上,创造知识和从事科研活动只是高等学校的一项职能。对高校科研活动的分析必须同时考虑和分析高校的其他两个社会职能的影响。 在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模式中,高校的科研成果主要以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的形式传播和扩散,具有公共品的特征。高校科研人员主要以传授、创造和传播知识为主要任务,并不关注知识潜在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校在技术创新中重要性的提升以及大学和企业联系的密切,一些学者对高校科研和社会经济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给予关注。例如,Owen-Smith(2003)对美国89所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发现,商业化活动对高校的学术影响具有促进作用。具体到我国高校,其社会服务功能和研究职能是否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则需要审慎分析,原因在于我国高校发展的起点和路径与西方高校有着显著不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主要由各专业研究院所承担,教学职能一直在高校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初期,在科研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许多高校曾经通过创办校办企业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承担了较大的社会服务职能(Eun等,2006)。对科研水平和研究工作的重视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因此,尽管国外高校是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社会服务,而我国高校是在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开始加强研究职能。一个具体表现是企业资金在我国高校科技活动经费的比例较高。与此相对应,我国高校将更多研究力量放在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方面,而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相对不足。另外,随着近一段时期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的迅猛增加,高校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教学任务逐渐加重。由于教学和科研都需要高校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增加势必会给高校科研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近期我国高校知识创造活动时就有必要对教学科研人员所承担教学任务对科研活动的影响进行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