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95-1760(2012)02-0027-10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大学职能的核心,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进程中之后,本科生培养质量问题更被社会各界重点关注。影响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考量。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名师奖项的设立等均体现了对“教”的重视;但如果学生“学”的积极性,或者学习能动性不足,“教”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习能动性,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亦称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作为一般性规律,顾明远(2008)认为: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取能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充分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吸取知识、信息并运用知识进行创造,使自己得到发展。[1]对本科生而言,较为特殊的情况是区别于小学生、初高中学生,脱离了家长的直接监督;相对于研究生,本科生又缺乏导师对其学习过程的系统性管理;所以,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下,本科生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直接决定其发展的程度。另外,大学生学习能动性除了对其个体自身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外,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群体,如宿舍、班级、学院,甚至学校的学习氛围,从而对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影响。 某高校在一次针对全校本科生组织的调查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情况。在调查中,当被问及“在大学期间学习能动性程度”时,有23.16%的本科生选择“很低”或者“比较低”。此数据引起了笔者的重视,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大学生学习能动性偏低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本文旨在通过相关理论的梳理,以及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的因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给出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一)学习能动性的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分析 学习能动性是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相关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影响学习能动性的因素中,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是三个被重点关注的因素。以下对文献中较常见的相关因素进行简要的回顾。 1.个体特征与学习能动性 国内外的文献均表明,本科生学习能动性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例如,刘淳松等(2005)[2]、班克(Bank)(2005)[3]、里斯伍德和瑞德(Leathwood and Read)(2008)[4]钱民辉(2005)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本科生学习能动性性别差异的原因,其认为在大学里,女生的学习比男生更努力的原因之一是女性更难找到工作。[5]强海燕(2000)的研究则来自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其研究结论为男性和女性的成就差异和行为差异导致学习能动性的差异。[6] 自信心是教育心理学中归纳出的与学习能动性密切相关的另一个体特征。研究者的共识是自信的学生学习能动性更高,因为自信心可以激发个体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思考,勇于创新。阿妮塔·伍德沃克(2008)提出帮助学生对提高能力有信心是激励学生的有效策略[7];万云英(2000)认为若学生的信心不足,对自己的要求很低,习惯于自我原谅,则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8] 2.家庭背景与学习能动性 按教育社会学的观点,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起点,家庭背景影响学生的成长。目前对家庭背景和学习能动性的实证研究很少,但是已经有不少学者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到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缪建东(1999)认为富裕家庭的子女往往充满优越感,但家庭教育上的高投入可能使得子女学习动机扭曲,流动人口家庭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与自强意识。[9]张承芬(2008)的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10]钱民辉(2005)认为:“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是影响青年就业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学历可比的情况下,社会出身低微的青年就业状况不如出身殷实家庭的青年;此外,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如果学业没有取得成就,来自较低社会阶层的学生及其家庭遭受的打击大于来自较高社会阶层的学生和家庭;所以,为了获得收入更丰厚、地位更高的就业,为了让自己及家人免遭生活的打击,社会出身低微的青年在学校里会特别努力地学习以弥补在这方面的不足。[11] 3.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动性 教育心理学的强化动机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能动性倾向取决于先前的学习行为与刺激所建立的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表扬、奖励,他们就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反之,则缺乏学习能动性[12];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验由于具有反馈—调节功能和激励—动机功能,因而通过教学测验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动机[13];另外,由于良好的测验应具有信度、效度、合适的难度和区分度等条件,因此成绩评定是否科学规范是影响学习能动性的可能影响因素。[14]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诸多研究对学习能动性的认识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然而已有的文献以理论研究为主,少数论文中涉及实证分析。另外研究对象以国外学生或者我国中小学生为主,分析结果对我国高校的具体工作参考价值不大。本文以高校本科教学管理的实践为导向,故并不拘泥于某一种理论,而是充分借鉴已有的多种理论的研究成果,建立实证模型,以期得到对于大学教学管理实践更具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