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资助是影响博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博士生的资助政策和资助水平必须考虑到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支出。同时,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支出水平也是衡量我国博士生待遇的指标之一。因此,分析博士生生活支出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以2007年开展的一项针对2008届博士毕业生的大型调查为基础,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具体探讨的问题包括:我国博士生的生活支出水平如何?谁来为博士生的经费支出买单?影响博士生支出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最后的部分,本文将对我国博士生的待遇进行整体评估,并从资助形式、谁来资助两个方面对博士生资助问题展开讨论。 一、研究综述 资助是博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国内外一直不乏对博士生资助和博士生教育成本问题的研究。美国学者邓肯·贝利(Duncan Bailey)在1972年的一篇论文中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1]美国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调查(SED)多年来一直对博士毕业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进行调查分析。美国研究生院协会(CGS)对美国博士毕业生的负债情况进行了调查。美国联邦教育部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研究(National Postsecondary Student Aid Study,简称NPSAS)是了解美国大学生包括研究生资助情况的一个权威来源。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在2005年的一份报告中研究了院校培养研究生所需要的成本及其收益。该报告指出,如果以直接的财政收益为衡量,高校所付出的成本要大于其收益(包括学费、国家拨款等)。[2]2006年,欧洲大学协会(EUA)开展了对会员高校所在国家的博士生资助机制和资助水平的调查。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李文利、闵维方(2002)通过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本专科学生的私人教育支出情况,但没有涉及研究生的情况。[3]彭安臣以1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博士生的资助问题。[4]总的来说,已有研究中对博士生资助情况、资助机制、资助效果研究很多,但对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支出情况的研究却非常少见。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开展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库。该项调查的其中一个对象是预计于2008年毕业的应届博士生,共回收博士生有效问卷20666份。本研究剔除了其中军事学科和科研院所的样本,得到高校博士生有效样本20052份,涵盖全国248所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等院校。 调查涉及了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支出情况以及学习生活支出的来源问题。该项调查不仅极具代表性(涉及了当时全国绝大部分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而且问卷质量较高,因此以这项调查为数据来源,具备充分的说服力。 其次,2011年,我们对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四所北京市市属高校的博士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总计回收博士生有效问卷423份,这次调查也涉及了博士生的财政来源问题,可以和2008届的博士毕业生调查进行对比。 最后,2004、2007、2010和2012年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先后主持或参与了4次有关研究生教育问题的大型访谈调研,访谈人数达数百人。这些访谈材料也为我们分析与博士生资助、生活支出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来源。 三、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支出及其来源状况 (一)博士生生活支出的情况 我们在问卷中让被调查博士生填写了他们在伙食费、娱乐社交费、书报杂志费、通讯费和交通费这五个方面的支出。如表1所示,博士生伙食费、社交娱乐费、书报杂志费、通讯费、交通费和其他费用的平均支出分别是435元、183元、97元、99元、84元和162元。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学费和住宿费支出的情况下,博士生每月的平均支出约为1061元。问卷并没有统计博士生的学费支出和住宿费支出。因此,如果增加这两项支出,博士生每月的支出会更高。另外,除了上述支出外,一些博士生在开放题中指出他们还有其他方面的支出,如抚养子女、赡养父母、治病、房屋贷款、购买电脑,等等。总的来看,我国博士生的生活非常节俭,支出比较节约。如果从中位数来看,2008届博士毕业生的月支出仅为860元。从支出结构来看,博士生的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在月平均支出(1061元)中,用于伙食的支出高达41%,用于其他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通讯、交通)的比例也达到17.3%,用于学业(书报杂志购买)的支出比例仅占9.2%。
均值比较显示,博士生的伙食费支出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京津沪地区博士生伙食费支出平均比西部地区高47元,均值比较通过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