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声誉、学校品牌等均处于本科高校生态圈的边缘,在办学资源和实力上远不及“985”、“211”高校及老牌大学,在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又明显逊色于高职院校,加上受地方政府财力的限制,发展举步维艰。同时,学校办学特色不鲜明,领军人物缺乏,学科发展水平低,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弱等,也迫切需要加强内涵建设。另外,学校内部的集权化管理和缺乏学术自主也难以满足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亟待进行内部管理改革与创新。因此,深刻理解新建本科院校中科层管理的生命力及局限并对其进行改造大有必要。 一、新建本科院校科层制的生命力 1.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特殊类型的社会组织需要科层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是社会领域中的特定类型组织,其性质非常复杂,既属于社会性的公益组织,也具有一定的类政治与经济组织特性,如马科·汉森所描述的:“学校组织或许是最复杂的社会产物了。一方面,如同其他正式组织一样,学校必须对一个复杂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混合体做出诸如组织、管理、指挥等方面的处理。另一方面,它又与大多数其他正式组织不同,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机构,学校有独特的组织与管理问题。”一般而言,正式的社会组织具有明确目标、专门化分工、制度化等级体系、法定权威等特征。那么,新建本科院校是否具备这些特征呢?首先,它有明确的总体目标或长期目标。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的形成多种多样,有的由师专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成,有的由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成,还有的由成人高校转制,但不论何种来源,升本后均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例如,厦门理工学院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建设成特色、精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闽江学院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成“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多科性应用教学型本科大学”;等等。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内部还存在多种类型的科层组织,如教学管理组织、德育管理组织、科研管理组织、人事管理组织及总务管理组织等。从纵向上看,这些组织又可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每个层级均有正式的权力;从横向上看,这三个垂直层级均在水平方向上拓展和延伸,如决策层由党、政、工三大部门领导构成,管理层由学校各职能部门或院系领导组成,执行层则是广大教职员工。此外,新建本科院校还不断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毫无疑问,它是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当科层制作为高效率的组织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社会组织之中时,“组织的科层化已经变得如此的普遍以至于我们很难想象科层制的替代形式”。[1]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离不开科层管理。 2.新建本科院校知识产出的类别和层次需要科层管理 高等学校依据其学科设置特征、学生培养层次、教师水平和科研活动开展情况等,通常可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两种。新建本科院校是典型的教学型高校,主要从事大众化高等教育,与承担精英高等教育的研究型高校在教学与科研的知识类别、层次上是截然不同的。研究型高校关注的是科学前沿发现和原创性产出,而新建本科院校强调的是精英学术思想的大众化、科学原理的技术化、技术成果的实用化、实用成果的市场化,主要提供技术应用成果。不仅如此,新建本科院校还开展教学活动,从事技术知识或职业能力教育,开展包含通识教育在内的专业教育,其课程体系的知识重心在专业或专业方向。[2]尽管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活动,具有活动过程和效果的不确定性等特点,但对于知识探索活动而言,这种不确定性更为明显,因为传递知识无非是对已知知识的程序性处理,而发现知识则是一个不断认识“未知”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从而要求“‘研究自由’在组织上分裂程度要高于‘教学自由’。因此,在确定协调和控制问题时,研究领域的离心力要大于教学领域”。[3]显然,由地方政府创办的新建本科院校更需要科层化的强制管理。实践证明也是如此。美国学者罗德斯的研究表明,美国社区学院更多地受到科层的控制,而那些处在顶端的一流研究性大学的决策更受专业人员的影响。[4]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知识产出的类别和层次决定了其需要实行科层管理。 3.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性环境要求实行科层管理 高等学校是个制度化的学术组织,不同类型高校有着不同的制度化成长环境,任何类型高校都无法在不适合它的环境中生长和成长。高等学校的制度化环境主要包括院校与政府的权力规范、院校与市场的关系规范、院校内部的治理规范等三方面。作为教学型高校,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化环境主要表现在:[5]一是地方政府主动管理。“高等教育的历史,很多是由内部逻辑和外部压力之间的冲突与对抗谱写的,高等教育从来没有完全自立过。”[6]这里谈到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政府与市场。在与政府的权力规范上,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政府的法律规范下自治,以确保其社会服务目的的适切性。二是主动亲近市场。在与市场的关系规范上,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主动贴近市场,做市场的有限竞争者和以公益性合理化为基本目标的市场竞争者。三是多数利益相关者主导学校发展决策。新建本科院校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制约着资源整合,需要多方共同治理,并由校长通过校级职能部门进行科层制驱动以主导学校的常规运行。学校内部的业绩评价和利益分配应是学术标准与非学术标准并重。因此,受地方政府主动管理、主动亲近市场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等制度性环境的呼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科层制管理。